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由原本的读写分开教学转变为读写结合教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重点,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课堂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读写结合”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当中的作用,着重探讨了开展“读写结合”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作用;策略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得以提升,汉语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读写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积累,为后期写作奠定素材基础,而在写作的时候,通过提升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一种良好转变,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二、“读写结合”对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奠定学习基础、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许多教师开始采取“读写结合”的新教学模式。经实践经验表明,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非常有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情感,进而领悟和学习文章写作的表达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形成个人判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将其灵活应用到写作过程当中。此外,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方式能够加大学生对素材的积累,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2.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是小学中高年级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头脑会不自觉的对课文进行分析、加工,会无意识的去理解和体会文章表达的内容和思想。基于此,教师再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通过写作来训练创造性思维,促进读写能力的共同发展和进入。例如,通过让学生阅读大量的关于描写四季的文章,学生在头脑当中就会无意识的形成一系列关于表达四季的词汇和方法,而后再以《春》为题目要求学生写作文时,他们就会将之前阅读过的文章当中使用的词汇和方法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这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
三、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1.前置写作练习
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通常是将写作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如要求学生针对白天学习的文章写读后感,或者是写一篇命题作文。由于课堂上教师已经对文章进行了系统讲解,因此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会受到教师授课思维的限制,难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导致写作思路也受到了相应的限制。因此,为了避免学生思维受限,教师可以调整读写顺序,将写作练习前置,将写作练习放在课前,这样能够有效强化阅读效果。例如,在进行《九寨沟》一文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自行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去了解九寨沟,然后写出对九寨沟的初步印象。这样给学生布置相对自由、宽松的写作任务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此外,学生在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侧面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虽然精彩,但篇幅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关于鸟的其他的文章,如《珍珠鸟》、《鸟是树的花朵》等,以此来丰富阅读面、拓展思维、活跃写作思路。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好词好句的记录,一方面能够加强记忆,增加写作素材,另一方面还可以练习字体。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材,同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要与学生共同搜集和寻找更多优秀课文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共同提高。
3.加强续写和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是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处于写作练习的起步阶段,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限,通过续写和模仿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修辞手法、句式结构。模仿并非抄袭,而是对语言的一种借鉴,其模仿的是句式、结构,因此在阅读课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作的原因是什么?采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课本,会增加阅读效果。例如,在学习《春天》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秋天”,秋天同样的一个美丽的季节,同样可以写出很多东西,学生可以在仿写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创新内容,以此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开展“读写结合”的阅读活动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教师应将课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写实践活动,以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阅读描写人物的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对人物特征的描写来进行联想,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人物形象,进而帮助掌握人物描述技巧。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创建“读书角”,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探讨,让学生张洼更多的读写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应用能力,还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言和知识的要领。
参考文献
[1]钟正霞.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2]曹绍敏.浅论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08).
[3]黄国松.读写结合,同步提升——摭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