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理解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效率。新课标指出,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创新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规律,教师应用趣味教学法可以营造愉悦快乐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固有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会地理知识。本文探讨了趣味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可以为我国初中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关键词:趣味教学;初中;地理教学;应用
初中地理是一门新的课程,在初中教学的学科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初中地理也是一门包含多种内容的课程,比如:天气、地形、国家、环境等丰富的知识,学习初中地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应采取一些科学的、新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本文分析了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究其原因,大多数初中地理教师虽然认识到趣味教学法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再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贯彻落实,也没有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改革,比如很多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毫无目的性的调查教学,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很多预设的教学内容也因此没有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趣味教学法的内涵意义,在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不断提高地理教学成效。
二、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能否在导课环节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带动起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些初中地理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时间本就有限,如果再将时间“浪费”在导课环节上,岂不是影响了对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因此,没有精心的设计教学导课过程,在课堂上忙于灌输教学内容,虽然教师“讲”的多,但实际上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不高,课堂沉闷枯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地理教师要意识到导课这一环节的必要性,利用初中生喜欢故事的兴趣特点,使用故事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快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稳定基础。
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这节课教材知识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我国交通工程启蒙初始阶段的故事,介绍徐爱民和贾日学在1974年为7368项目所付出了心血和贡献,这一项目开拓了国内交通工程领域,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学生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对故事中交通工程的运输布局等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想要更多的探索交通运输知识,像徐爱民与贾日学一样为国家贡献力量。教师在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下导入新课,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种导课方式,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思考探究
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将学生这两点特点融入到初中地理趣味教学中,势必会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受到更多启发,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问题情境中,促使学生思考探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打开学生思维大门,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解决自己的疑惑,提高学习水平。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思考问题中。
例如,学习《“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知识有一定掌握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来建设香港,你会怎样拓展香港的生存空间”,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综合了香港的地理位置、组成、面积、人口、人地特点等内容,结合自己的观念提出了很多拓展方案,在学生回答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这一原则,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的拓展方案,给予鼓励赞扬并适当点拨引导,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全面科学,学生在想象和制定拓展方案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加深了对地理学科的情感。
3.借助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高新科技会让学生感觉特别“酷”,教师抓住初中生这一心理,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初中地理趣味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展示地理知识,让学生可以在观看多媒体课件过程中,对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有形象化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融入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例如,在讲解《地势和地形》时,教师可以通过色彩斑斓的图片和动态视频来清晰呈现地势与地形变化情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逐渐由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转移到地理知识上,提高了学习质量。教师让学生在课后使用家里的计算机制作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满足了学生想要动手实践的心理需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巩固复习地理知识的过程,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飞.浅谈趣味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初中生世界,2017.
[2]高文澜.浅谈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
[3]郝泽利.浅谈活动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
[4]齐善梅.巧妙导入,迈出地理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J].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