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也是让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就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实验”;作用;运用原则
1、前言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以探索和发现物理现象及规律为根本目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再现、揭示、证明物理规律和物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严密的思维能力、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因为此,笔者认为“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有价值,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小实验”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2、“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运用趣味小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注意运用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迫切地希望進一步探索问题,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学习有关“大气的压强”知识时,可以演示“瓶吞裸蛋”实验(以变魔术的形式展现)。提前备好实验器材,取出一广口瓶和一枚煮熟剥壳的鸡蛋(鸡蛋的直径应略大于瓶口的直径),让鸡蛋堵住瓶口,引导学生猜想:不用手压能否让鸡蛋進入瓶中?待学生猜想结束后再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结论。当学生看到鸡蛋被慢慢吞入瓶中,会感到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学习兴趣。
2.2借助演示小实验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在物理教学中,会遇到一些抽象的问题,学生不易接受,难以理解,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接受的知识,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其中借助小实验突破教学难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声波相关知识时,课本中是以水波类比声波,虽然很形象直观,但对此问题若只靠老师的讲解,效果并不佳,学生难以接受。但是借助小实验来澄清,效果会较好。首先取一玻璃水槽,里面盛上一定量的水,再取一录音机(或小微风电扇)上的小电动机,并在转轴上固定一个带有一定弯度的金属杆,然后将做好的小电动机固定在水槽的边上,最后将其装置放到投影仪上,接通电源使其转动,电动机上的金属杆就会不停地去敲打水面,从而形成了水波,(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只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小电动机的转速),通过简单明了的实验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不可见为可见,形象直观,不必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克服了教学中的难点。
2.3善用生活小实验,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和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时候能够对生活加深感悟,了解到更多的物理知识。为了让学生加强对物理实验的理解,我们可以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加强生活应用的支撑,让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
例如,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我们可以这样引入:我们在溜冰的时候向前推别人,自己就会后退;在划船的时候用船桨向后划,船就会向前走。在研究“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时,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块橡皮泥,亲自动手选择一条小船,将沙粒、图钉等作为货物,看看哪条小船装的货物多。在动手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理解浮力和排开水体积之间的关系。这些生活小实验,既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生活运用价值,同时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促进大脑活跃,达到思维发散的目的。
3、“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3.1突出实验,发挥“小实验”教学作用
小实验是依据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精心安排的活动,由于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于课堂教学。因此,在运用“小实验”教学时,我们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自愿、选择的原则。这些活动突出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因此,学生对参加活动有稳定、持久的积极性。
第二,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活动内容不受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内容可深可浅,活动时间可长可短,空间范围可大可小,学生自己可以控制活动的进程,富有伸缩性和灵活性。
第三,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没有考试造成的心理压力,学生可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去探究物理问题,索取知识。
3.2指导学生自己实验,保证小实验的有效性
做小实验要认真观察、重在感知。由于自由度大,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改变条件,控制实验的进程,所以能深刻感知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一般错综复杂,互相交织在一起。所以,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以取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引起认识的兴趣,为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准备条件。通过课外小实验养成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对此,笔者的建议是:
首先,布置小实验应向学生讲清实验的任务、观察的内容和注意的事项,并应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要求做到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善于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
其次,布置小实验一般要面向全班同学做统一要求,个别实验也可自己选择,但要鼓励少数有条件有兴趣的学生去做。
最后,小实验的结果应向全班同学做报告或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以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并鼓励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实验”存在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辅助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终实现思维的发散和拓展。我们作为新时期物理教学者,应该正确运用“小实验”,并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小实验”活动,以实验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雨松.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2008(33).
[2]刘金水.浅谈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J].新课标:教研版,2009(06).
[3]倪红宇.物理小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