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困境与应对措施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困境与应对措施

作 者:赵海燕 张秀 周慧欣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东南孙小学,山东 潍坊 261100)

赵海燕   张秀   周慧欣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体育作为教育中不可获取的部分,其教学效果受应试教育的残余影响往往不能够理想,尤其是条件相对欠缺的农村。本文主要就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枯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困境;应对措施

1、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身体素质的提高成为小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当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未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总体而言,体质不断下降,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尽管我国致力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学校将升学率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重点,教师将学生的成绩看得过于重要,学生喜欢体育课,但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经常无视课堂组织纪律,认为体育课就是“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玩耍的课堂,只要玩得开心就好!
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概述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说明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基本的体育技术和技能,让学生能够科学锻炼身体,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要教会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交流写作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再者,体育教学要教学生关心和享受当下的美好生活,积极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追求更好层次的乐趣,例如助人为乐等,让学生感到充实和快乐。
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困境
3.1 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村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希望学生在成绩上取得突破的他们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教育,错误地认为学生就应该集中精力去学习语数外等文化课。他们认为体育是一门无用的课程,对学生的成绩没有任何益处,学生放学后干家务活或者下地劳作就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无需专门的体育教学。就学校方面而言,领导和教师只重视升学率的提升,忽略体育教学的开展和管理,更谈不上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得体育教学的实效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复习考试而用文化课代替体育课,致使学生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
3.2 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在很多农村地区,小学都不具备较强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专业体育教师数量少之又少,甚至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情形。此外,农村小学不具备优越的条件吸引学历高的人才来担任体育教师,仅有的年轻专业体育教师,除体育教学外还兼任其他学科教学任务以及学校其他工作,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根本无暇顾及体育课,更没有精力去上好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无从谈起。大部分兼任体育教师体育课意识淡薄,认为体育课就是放任小学生自由活动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懒得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将学生不受伤当成了唯一的教学目标,长此以往,体育教学就成了一种形式。
3.3 农村小学体育设施不完备
完善的体育设施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就必须具备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当前,虽然农村地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设施,但是由于条件的不足和环境的限制,体育设施还是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农村小学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操场仍是尘土飞扬、坑坑洼洼的,这样的场地极易使学生受到运动损伤。
4、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有效解决对策
4.1 转变体育教学观念,强化体育教学管理
学校领导应当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转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并且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带动家长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让他们真正明白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学校应当切实提升体育课程的地位,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并且对教师进行严格要求,督促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兴趣。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体育教学的专业化,切实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4.2 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针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学校应当积极选拔和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教师,用丰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到校任教,同时加强对现有体育教师的培养,对入职之后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督促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教学职能,熟悉并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学习更多新的体育知识。体育教师自身也应当转变过去故步自封的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并加强自身审题素质的锻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3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教育部门应当增加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在经费方面,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接近体育教学设施完备的目标。学校自身也应当认清现状,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做好每一节体育课的设计;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现有的体育场地做出改进,如在没有篮球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篮球架,教会学生基础的篮球技巧,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训练技能和活动技巧。另外,教师不应当被有限的体育场地困扰,可以利用农村地形优势,选择车辆行人较少的地方来扩大学生的活动场地,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
5、结语
总之,农村地区小学及其教师应当科学分析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找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并在提升体育教师素质、完善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小学体育教学,保证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高效锻炼、体育教学效果得以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俊.浅议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4(09).
[2]江秀果.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