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性教学

作 者:富连艳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四小学 161300)

英语是我国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我国的教育行业对于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小学是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只有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在日后更加顺利地深入学习。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探索,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只有当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英语的学习上,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推动力。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兴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讨论时对于什么最感兴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相应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迅速的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设计的内容必须是让学生感觉到亲近的、新奇的,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情景。竞争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所学的知识经常性的开展单词的记忆比赛,对话竞赛等,甚至以打擂台的形式,给学生一种新奇的感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地刺激其求知欲望,让学生充满热情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激发并提升小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英语阅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相关的英语阅读或者英语对话的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为学生展现英语阅读的魅力。还要选择适合学生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兴趣所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从阅读材料本身及内容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喜欢上英语阅读,并通过对英语小故事、小短剧、科普类小文章的阅读与分析,提高自己的课外英语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创新
要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并受到兴趣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设计。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对于整本教学教材有一个细致的掌握和了解,对于教学的目的和教材的意图都清楚明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的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不管是在教学还是在练习中,都需要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并发掘出相关的技巧,让学生学的更轻松,学得更有力。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以创设情境代替过多的语言描述,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实物、简笔画、图片、幻灯片等一系列直观教具及手势、表情、动作等形态语言来组织教学活动,形象地展现语言材料,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增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效果,从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如学习Family 一课时,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的投影,然后教给学生单词,这样声音和人物形象相结合,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画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利用教师的肢体语言如:表情、手势、动作等来讲课文,再配以恰当的有声语言,将学生带入适当的情境中,直观地展示出了所要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引导学生的眼、耳、口、脑、手、身并用,从而巩固学习效果。如教师教身体各部分的单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唱If you are happy 这首歌,边唱边做拍手、跺脚的动作,这样使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身体各部位的单词,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语言性课程,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也不可能字词没学会就学会造句,所以这种逐步推荐的教学,能够使得学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比如,在教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先以“连词成句”的方式进行写作训练,然后以“遣词造句”的方式来训练写作,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和汉语在写作上的不同点,然后根据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逐步地进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新课改的推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教材”现象,变为“教师用教材教”。教材是死的,但是教师是活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材的讲解。不管是什么样的教材,都存在着有益和不足的地方,如何将教材有效地利用起来,这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选择,有创新的使用教材,根据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合理的使用。教师必须将教材内所蕴含的每一处的知识点都有一个良好的把握,整合成具有自己教学特点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直面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教学中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就是采用比较自由、不拘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学”的需要,适当引进与材料直接有关的新信息,同时,在学好教学大纲所规定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一、二分钟的“课前小演讲”“即景写作”“即席讲话”等,编对话、复述课文,看图说话、做演讲、唱英语歌曲、演英语小品、举办英语角活动等等,这些形式都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口语能力.并且通过上述教学手段,能把各种知识合并在一起复习应用,学生会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由原来的“要我说”,变成“我要说”;由课堂上的不敢说,变成争先恐后抢着说.而且掀起了课堂学口语、课外用口语的新高潮,使英语教学活动在一种充满了愉快的情绪气氛中进行。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动力所在,但是习惯则是学生坚持学习英语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保证。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结合、听与说的结合,同时应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从起始阶段,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果教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在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需要明确目标,严格对待,尤其实在学生学习习惯方面上。比如,要求学生做到不懂就问,敢于质疑;读写正确,发音准确;坚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多动手,勤动口;经常性的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不可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英语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更加轻松。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练习中也进行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方法。
五、提高教师自己的知识素养
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教师的作用却是不可忽略的。每一位学生都想要一个幽默风趣、激情开朗、知识丰富的英语教师。所以,有效的教学对于教师自己本身的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要时刻的保持学习和进步,不断的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也只有这样,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条件和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发掘教材中的知识点所在,借鉴其他的资料,把握当前的社会新闻和时讯,努力地将教学做到最好。知识是师生心灵交汇的载体,也是联系师生精神世界的纽带。教师专业知识越宽厚,基础越扎实,对教材的理解才能越深越精。不仅如此,与其他的同事同伴或者学生之间多多地交流和沟通,能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让教师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