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作 者:杨兰花 (广西省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鱼塘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好。开发有效的游戏方式,促进小学生在玩中学,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才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让游戏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才能完成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创新;兴趣;效率

前言
游戏,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是喜欢的娱乐方式。游戏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益身心,丰富生活。将游戏活动与小学数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去选择合理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推进数学教育的进步。
一、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高效投入数学课堂的内在动力,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小学阶段,学生们具有学习主动性,只要教师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个人精力也会高效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就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当教师提出一个游戏,学生会想要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游戏,怎么去玩,怎么才能赢。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动手动脑,不仅能够开发智力,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比如在讲解“比一比”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考虑一年级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中的阐述死板地讲解比大小、比多少、比长短等内容,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力,最终导致课堂效率不足。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可操作的游戏,将生活中的实物摆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教师随机拿出一个,提出具体要求,像“找到比这个长的东西、找到比这个大的东西”。学生们走出座位,用最快的速度去找,并说出像“这本书比那把尺子长”似的句子。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去比较,寻找不同的切入点去比较不同的事物。在游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形成和提高。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不会比较的学生也会变得好问,希望快速解决自己的疑惑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用游戏活动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让游戏活动发挥积极教育作用的最佳方式。
二、利用游戏活动,丰富学习体验
丰富学生的快乐体验,是让小学生保持数学学习热情最有效的方式。游戏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去学习。在传统的课堂中,大多数教师将自己的理解讲给学生听,学生们无条件地接受数学知识,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地去学习,大量地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保障小学生完成基础教育的学习目标,却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游戏活动,让小学生适应并逐渐掌握不同的学习技巧,才能推进数学教育的进步。
像在讲解“小数的性质与意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够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竞赛式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竞赛游戏中感受到高效学习的美好感受。教师将学生分成能力均等的小组,让学生完成“什么是小数?为什么要用小数?小数的性质有哪些?怎么计算小数?”等系列问题。每一个小组内的同学通力合作,看哪一个小组最快完成。最快完成且质量有保障的小组,成为这一场学习比赛的胜利者,获得相应的游戏。又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长方体与正方体模型。让学生两人一组,每一组可以获得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尝试去画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画完之后,在右下角画下一个个性化的小标志,快速张贴到黑板上。在画完之后,让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哪个对,哪个画得最漂亮,评出最有艺术感的正方体与长方体展开图。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好胜心得到激发,不仅体会到合作的快乐,还能因为荣誉的获得丰富个人学习体验。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学习方式,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
三、利用游戏活动,增强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促进教学快乐化的手段。在利用游戏教学法组织教学时,教师要将互动作为重要的特征。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互动,促进学生动脑、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能够让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主人。教师可以借鉴不同学科、场合的游戏活动,将他们与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
像在讲解加法与减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让学生做加法与减法练习。扮演老狼的同学,需要完成题板上的加法或者减法题目。学生们大喊“老狼,老狼,几点了”,如果老狼看到的题目是“12+5”,只有老狼回答出“17”,后面的人才能向前走,且走出“17-9”的步数。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同学们需要判断老狼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基础上,要计算出“结果-9”的正确步数。用环环相扣的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生与教学内容互动,与自己的伙伴互动,师生在游戏活动中共同参与,才能让数学课堂越来越有意思。教师要在游戏活动中严格把关,利用规范的语言让学生遵从规则,公平游戏。重视互动性,让游戏成为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方式,才能推进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育,不只有较高的考试成绩,不只有学生掌握的大量的数学知识,还有学生快乐的体验以及继续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探索,才能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85.
[2]苏小萍.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9,(2):82,84.
[3]王代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南北桥,2019,(1):146.
[4]马倩.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J].数码设计(下),2018,(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