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探讨

作 者:高 翔 (青岛金门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既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突破核心素养的认识误区,并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认识误区;有效策略

1、引言
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又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培养核心素养。
2、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误区
2.1 将数学素养等同于数学技能
在有些数学教师的观念中,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数学技能,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熟练应用数学的方法。但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如果只是为了让学生熟能生巧而进行大量的训练,如对固定类型的数学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快速解题,这种训练方法会让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式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认为培养核心素养对教材的选择有一定要求
提及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教师都会首先想到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只是简单的知识点,并不适合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主要在于这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实际上数学教材中的每一项内容、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教学内容,都能作为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资源和依托,主要看教师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其中。也就说,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与教材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2.3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依靠一定的文化背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用文化元素来引入核心素养的培养环节,而这种现象会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更加形式化,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
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3.1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中增添更多趣味性,让学生在树立信息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动态思维模式,这将使小学数学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小学生本身就对新事物、新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展自身的知识层面,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数学教学的互动环节中。如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已学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将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对数学知识的见解以及学习数学的技巧等表达出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教师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发布有关数学知识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随时随地的学习数学、巩固知识。
3.2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他们更习惯于记忆教师归纳好的知识点,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问题情境的创设没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找出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能够理清探究思路,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探究问题,进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下,即便教师采用了提问的方式,但是经常以“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来对学生就行提问,这样的问题并不具备实际价值,因为通常教师都是在得出结论之后才会在后面追加这样的问题。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进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简单的乘法运算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对乘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大家知道的生活中用到乘法的地方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之后就会给出答案,多数都是“买东西”,这时教师再继续问学生“买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到什么单位的人民币呢?”学生就会继续思考自己在买东西的过程中用到的人民币,并引发人民币单位换算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去探究问题,并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会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3.3 借助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力和适应力训练,进而帮助小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形结合能够帮助教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呈现给学生,而图形又能够在数量的基础上更具严谨性。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单纯让学生理解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可能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一张纸表示作为一个数量单位,将这张纸分成几份,然后将其中一份用颜色标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计算的法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助力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运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应当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顺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当作一个教学重点来关注,消除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错误认识,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长贵.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2017(8).
[2]邹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基础教育研究,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