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当前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张天伟 (重庆市长寿区黄桷湾小学校,重庆 40122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优化发展,我国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本文结合当前小学德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分析了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解决小学德育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小学阶段也是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与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学生会形成初步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当前的小学德育管理现状来看,在部分学校的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优化。
二、当前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已经广泛推广和开展实施多年,但是仍然有部分学校的领导及教师的德育管理意识不够高,没有意识到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德育目标不够明确。在对小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培养,而对德育管理有所忽视。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德育只是一种形式,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自然会成为一个思想健全、品德高尚的人,但是这种“树大自然直”的教育思想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二)德育内容不够科学
小学生德育内容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还可以使小学生能够亲身实践。对于学生而言,每个时期的德育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德育的内容应当与时代的主流精神相一致。但是当前有部分小学学校的德育内容只是对以往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复制,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开展效果不佳。
(三)德育方法不够合理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还比较弱,德育管理方法只有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才能够收到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但是有的小学教师的德育管理方法就是给小学生讲一些大道理,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德育管理效果甚微。另外,德育管理方法缺乏实践性,没有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德育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三、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合理制定德育方案,明确德育目标
要想切实做好小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及其各科教师都应当对德育管理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所谓制定合理的德育方案就是依据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以及思想特征表现制定符合小学生发展规律的德育管理工作方案。方案中必须明确小学生各个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目标与开展实施计划,并且要根据当下新时代的主流积极思想和精神不断将新的德育元素融入到对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使小学生的积极思想和创新精神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学校要定期进行德育教育讲座,积极宣传新的德育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将来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的科学化水平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逐渐形成的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分析能力等还比较弱,很容易被身边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所引诱或者误导,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发挥着重要引领与指导作用。作为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运用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德育教育方法,丰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要从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小故事入手,通过让小学生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分享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小故事来相互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素质。另外,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生播放儿童德育教育小故事的视频,这样既可以激发小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又可以从中受到良好的启发与教育,有效提高了小学生德育的科学化水平。
(三)优化德育管理方法,增强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管理方法可以起到高效的德育效果。首先学校领导要积极协助班主任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与交流,打破传统的说教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又要顾及小学生性格特点、思想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其趣味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等,以提高新时代小学生德育管理的有效性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与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与方法。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打扫卫生、每年清明节组织小学生去烈士墓扫墓并讲述烈士们的感人事迹等,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四)加强家校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合理共育
家庭教育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学校领导及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一方面学校要和家长保持密切、通畅的联系,确保需要和家长沟通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交流会,让各个家长积极分享自己成功的对孩子的德育经验。学校与家长要目标一致、共同配合,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与道德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管理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雪峰.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15):223-223.
[2] 吴从国.浅谈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10):191-191.
[3]姜军.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4):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