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自主、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强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指导,帮助小学生转变个人学习理念,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能构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主动;探究;氛围
前言
教育创新的发展,让“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成为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全新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起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有助于小学数学的创新。
一、创新数学课堂氛围,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与传统的课堂氛围相比,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轻松、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中。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快乐程度,在保护学生好奇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个人教学行为,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让师生之间变得热络起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者,融入到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来。
像在讲解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获取新知识,在合作交流中互通有无,在探究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在本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让学生根据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互动让学生复习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算法,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温故知新,让学生各抒己见,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在听他人表达时,丰富个人想法,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使课堂具有探究氛围。这样的数学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也能让更多创新的教学模式融入进来。
二、创设数学课堂情境,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科学的课堂情境,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在合理的情境下,学生针对形象与生动的数学现象去分析,去思考,将课本中的数学语言与之联系在一起,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关数学知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让数学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且要利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从小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自主观察,积极发现和推理,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建立基本的探究意识。
同样在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像“国庆节期间,很多人都外出旅游了,王叔叔和李叔叔也去旅游了。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但他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不一样的”。给学生呈现一张信息表,王叔叔乘坐旅游大巴平均时速为78千米,李叔叔乘坐火车平均时速为145千米。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信息和数字信息的帮助下,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呈现方式。旅游问题和乘坐交通工具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利用生活化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思考“两位叔叔去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根据已有的信息,王叔叔乘坐旅游大巴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的路呢?那能不能再算一下,李叔叔乘坐火车行驶了多少千米?”用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从原有知识缓慢地过渡到新知识,自然而然地过渡,能够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接收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三、突出数学课堂主体,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突出小学生的数学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和感受,是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忽视的问题。在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举手、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设想,并努力验证,才能实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将数学课堂视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交换思维想法,展示个性化的数学观念,才能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变得丰富且快乐。
像在讲解“因数和倍数”知识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快速浏览课本内容,理解课本中的数学语言并整理课本知识,回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像“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最小因数和最小倍数指什么?如何获取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这些问题属于基本知识问题,但并不简单。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可以完成的任务之后,让学生将自己的质疑告知同伴,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学生有完整的学习体验,自主开发数学知识,在探究中获得真知,其数学学习过程是完整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基本知识,而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体验,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思考,多元探究,积累更多的数学学习感悟,能够让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技巧,探究学习方法,向丰富化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整体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宏旺.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160.
[2]朱娟容.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与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2):76.
[3]王森.分析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J].中外交流,2018,(41):281.
[4]陶纪胜.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