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作 者:詹灏鸿 (四川成都市金牛中学校,四川 成都 610036)


摘   要:初中阶段是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理解才能运用好写出好的文章。本文阐述冲中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简略分析初中语文写作的障碍,提出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的相关措施,旨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写作能力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引言
著名作家曹文轩曾讲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若想将箭射到远处弓就必须得足够强劲有力,阅读的积累过程就如同弓在积蓄力量,广泛地进行阅读,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感情态度和价值取向,改善评价自我作文的能力,通过阅读积累足量的写作素材、丰富思想、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写作技巧厚积薄发,到真正地进行写作时才能够信手拈来,将文字运用自如洋洋洒洒地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写作。写作反过来可以进一步促进阅读,二者相辅相成,无阅读写作如同无源之水,离开写作,阅读如无目的的航船。如何基于写作能力培养进行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耐心探讨的问题。
2、初中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写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清楚明确地传递信息能够让读者免于浪费时间来猜测文字的含义。对于初中生来讲,培养写作能力使十分必要的,初中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无论是初升高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占分值最大的一项考核,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能够极大地减轻升学负担,即便是将来走向社会各种考核也缺少不了写作能力,例如公务员考试、各种面试等等,可见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习和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
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活跃思维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写作的过程是锻炼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良好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在与人交谈时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丰富其想象力,对于所学内容有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文字的书写充实自己的内心,丰富内心世界,抒发自我情感,平复内心。
3、初中语文写作障碍分析
3.1 无话可写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出现头脑中一篇空白的情形,虽然有时候作文题目很简单,但是他们的思维就固定在“我无法写出这篇作文”上面,也就是“无话可写”,进而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不知所措。那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何在?通过了解发现,很多学生不注重对实际生活的细致观察,阅读文章的数量少之又少,积累的写作素材也远远不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不足导致写作时没有具体的参考素材,也就无法运用适当的词语、句子写出有意义的作文。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文的写作,这样强迫性的教学方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极大的畏惧心理,进而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2 无法可写
面对作文“无法可写”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只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遣词造句的能力较弱,往往抓不住写作的重点和关键。初中作文逐渐由命题式作文转变为材料式作文,还有许多以漫画为命题的作文,这种开放式的论文题目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有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无法可写”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可能在于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足,不能准确定位作文题目的内涵,即使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素材积累,但是却无从下笔。另外,有些学生在没有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就急于开始写作,极易造成偏题,这也是“无法可写”的主要表现之一。
3.3 表达不清
长期以来,表达不清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有些学生在审题完成之后,还未形成完整的写作结构和思路就开始动笔写作,这样很容易导致作文结构混乱,笔下写出来的语句并不符合自己心中所想,写作能力的有限使得写作思维混乱,写出来的文章也又如“一团乱麻”。还有些学生遣词造句能力较差,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注重语句的积累,阅读的文章数量少,没有掌握词句的运用技巧,更谈不上运用优美的修辞手法美化自己的作文。
4、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研究
4.1 深入分析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全面地分析教材中的课文,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进而掌握写作规律,对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自如。学生在自己进行写作的时候就会自发地想到学习过的课文,就可以对其中的写作技巧加以借鉴。以课文《昆明的雨》为例,整篇文章语言平淡质朴,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简单易读,但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深思。教师要对这篇课文进行全面剖析,重点分析文中的优美表达、言简意赅和内涵丰富。学生能够在感受文章魅力的同时,学习到写作技巧,首先以作画这个事件为引子,在题字的表述中引出昆明的雨,再就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文字表露出真实的情感,这也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真意,回味作者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指引学生带着丰富的感情去进行写作。
4.2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对此,教师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依托,如《短文两篇》,课文选取了《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两篇短文,其中表现出作者体验交友乐趣的情感,教师可以寻找类似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通过对这些优美文章的阅读,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能提升文章的质量,并可以将优美的词语运用到作文中。                                               
 4.3 以精美课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写作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了模仿写作就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加强写作练习,选取一些结构简单、语句优美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梦回繁华》就是一篇值得模仿的课文,有些学生在写作时,习惯性地先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述,而这篇课文首先介绍了写作背景,让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这种写作技巧值得学生去借鉴和模仿。通过不断的模仿和训练,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应用优美的词句,写作质量就会得到显著的提提高,写作能力也得以培养和发展。
5、结语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深入剖析课文内容,研读写作技巧,借鉴精美文章模仿写作,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敏: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2016(10).
[2] 肖华:试析初中语文阅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阅读与作文,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