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术是一门典型的艺术学科,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用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美的元素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美术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本人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经验,从创设生活化美术教育教学情境、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临摹能力以及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等几个方面对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有效性
一、引言
美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课本的封面上有美术作品、语文课文中有美术插图、我们的衣服上有美术图案,甚至我们的家庭生活用品中处处都能够找到美术的踪影。美术是源于我们生活同时又高于我们生活的一门典型的艺术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课程可以有效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培养并强化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使小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和美术素养的提升,进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美术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创立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
小学生的年龄通常都比较小,好奇心特别强,对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必须创设能够紧扣小学生好奇心的课堂教育教学生活化场景,并且生活所创设的生活化场景具有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特征,同时还要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和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小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比如:在讲授《我设计的汽车》这一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这个有利教具给小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汽车,并且鼓励小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汽车的款式和颜色,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画面中创设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且富有夸张性的情趣化场景,使小学生在无限畅想中对各种汽车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以便迅速的进入到汽车的设计与绘画当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二)模仿真实场景创设生活情境
在讲解有关场景的描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然后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描述,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启发小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培养并强化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下雨的天气让小学生用画笔描绘下雨的场景,教师可以将雨天与晴天进行比较,让小学生在观察雨的过程中展开想象,教师还可以给小学生讲述各种有关下雨的故事,让小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获取灵感,进而创作出富有真实性和想象力、同时带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注重学生在生活中感知美术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师要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小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领悟美,从而启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与想象能力。教师在美术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真实的生活场景、人物以及事物等来刺激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而使其从中获取对美的感知与认识,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美术教师还要引导小学生去正确看待与领悟美术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关系,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从中获取美的感受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将所感受到的美用画笔描绘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时间安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小学生走入大自然,感受山水情怀与生活的多彩,包括民族风土文化、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等,即在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使小学生全面接触并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小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的存在,从而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培养学生临摹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观察生活
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阿尔卑斯山的公路旁边,立着这样一块牌子,它既不是警示牌,也不是交通标志,那上面写着这样几个字:慢慢走,欣赏啊!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美”的踪影,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用心观察的眼睛。作为美术教师要教导学生如果通过用心观察去认识生活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各样的美。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科学引导小学生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临摹能力。美术通过运用各种线条与丰富的色彩将生活中的美进行完美的诠释,以生活为来源,同时也是生活的升华。比如:在深秋时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开得争奇斗妍的菊花,然后让小学生以《深秋的菊花》为主题进行临摹创作,这样既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灵感,又可以培养小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情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基础教育体系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教育教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科学、有效手段将生活中美的元素融入到小学生的美术课堂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有效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临摹能力等,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以此最终实现小学美术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羊丹丹.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2).
[2]黄袆.生活化视角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分析[J].读书文摘,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