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初中物理力学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作 者:何水清 (湖北省孝感市永新中学,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力学知识是初中物理系统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也对学生后续的物理再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初中力学有关知识的教学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策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力学;策略

1、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化物理学习的最初阶段,在这期间学生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物理知识体系中,力学部分是重点和难点,因而本文就此入手谈一下如何帮助学生们由表及里,掌握力学规律,引导和训练他们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2、初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
对于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难点分析,本人主要是结合日常物理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验等环节所反映出来的结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有如下难点:
力:重力和压力的异同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重力、压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运动和力:惯性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日常中的惯性现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密度:如何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容器内液体体积的变化与投放物体质量、密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压强:压力和压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浮力:对三种浮力情况进行区分(上浮或下沉、漂浮或悬浮、浮体或沉体),能够清晰地分析这三种情况下的物体受力情况。
3、初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成因分析
针对上述力学难点,本人结合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这些教学难点的成因进行的了梳理和归类。
其一,学生对于物理公式及符号记忆不清晰不牢固。这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最为常见。如很多学生在进行力学系统学习过程中,接受能力较弱,一旦没有进行清晰的比较和及时强化巩固,很容易在遇到一些一般复杂或综合题目时感到混乱和吃力,各种图像、各种概念似是而非,根本不能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分辨,因此导致在力学难点的学习中十分头大。
其二,力学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一定的要求。力学概念大多是抽象的,无法直接显现出来,只能通过相互作用的物体,通过其外在的表现、变化来间接获知。此外,对于很多力学的外在表面现象,即使是将物理力学的显性反应用文字或符号来表达出来,部分学生也难以理解,或者说在他们的头脑中无法将这些文字或符号表述转换成物理图形或物理状态,缺乏有效的连接和转换通道。而这正是他们抽象思维欠缺的重要表现,没有积累一定的物理图形或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教,而学生仍然难以走上物理的思维轨道,学起来很吃力。
其三,力学知识的考察通常是与其他的物理知识点相结合来进行,因而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单一的知识点掌握起来还较容易,但是在多个力学知识点的综合性题目中学生们往往在分析和解题方面感到力不从心。而在这方面需要学生在各力学知识点的基础上尽可能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横向和纵向方面延伸,才能更好地提升综合能力,顺利解题。而目前很多学生在这种能力上还十分欠缺。
其四,学生们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观察和思考太少。力学的内容和规律几乎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我们生存在一个力的时空中。而每次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力学教学时,学生们要么就是恍然大悟,要么就是若有所思,也基本很少见有学生能够主动观察或提出一些日常中的力学问题。脱离了生活的物理就是纸上谈兵,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而对于物理力学乃至整个学科的教或者学都是一大问题。
4、提高学生学习力学能力的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物理力学教学难点的成因,本人以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入手,从基础环节抓起,帮助学生们能够更清楚更有效的掌握力学的知识和应用技能。
首先,抓好力学概念的区分和对比。随着力学基本概念的增多,很多学生也会难以明确地区分或辨别相似的概念。为此,教师可对相似或相关的力学概念进行归类和对比,针对性地来帮助学生理清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使他们能够对各个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其次,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画图分析的良好习惯。力学图形对于分析解题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很多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抽象思维体系,对于语言文字或概念符号的感知力不强,无法快速调动起他们的大脑运作系统,因此思考被动滞后。对此,教师可以前期带领学生们将物理语言转化成图形,帮助学生们慢慢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随着学生画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将逆向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将题目设计成由力学图形转变为语言文字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其三,强化提升学生们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物理力学知识渗透在各种生活事物及现象中,因此这些生活实例是非常鲜活教学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后作业设计环节、在各种物理实践教学环节都应加大生活素材的应用频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同时帮助他们能够将书本和课堂上的物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力学概念和规律,实现学以致用。
5、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物理学科晦涩难懂,因而学起来往往事倍功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必须拨开现象看本质,从物理学科的内在规律入手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使他们不惧怕物理,更主动更热情地攻克物理难关,促进他们物理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李永军,《科技创新导报》,2013(28).
[2]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李建军,《中国校外教育》,2015(06).
[3] 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张胜玲,山东师范大学论文,2013.
[4] 初中物理力学有效教学方法分析,王有新,《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