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已经说明了德育之重要性,德育应该作为教学管理之本。作为新时代班级管理者,应该树立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应该将德育纳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德育为导向,既关注学生的智育发展,也重视学生德育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班级管理;德育氛围
前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既担负着班级“设计师”的使命,又担负着“施工员”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如何加强班级管理,落实德育工作呢?这是当前教学者不断思索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这一话题。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德育氛围的前提
创建出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关心与理解。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以权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不敢与教师进行交流。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远,在课堂中学生也很容易出现无精打采的现象。
在长期的发展中,教师一直占据了主体的地位,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能无条件听从自己的安排。这样使得课堂教学只能根据教师的主观意愿出发,最终也就难以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新型师生关系下,教师不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德育教学中都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辩论等方法来实现思想上的碰撞。教师自身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的思维实现快速发展,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找出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挖苦与打击学生,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认识到道德教育并不是强制灌输,而是要学生自己内化于心。
2、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构建良好德育氛围的物质保障
班级里实行职责明确分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强化班干部主动工作的能力,让班干部在各个职责上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人翁意识,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常规管理和各项管理。从制度的要求出发,加强学生自我的认识与监督,对每个学生每一个项目都要有具体而严格的要求,如,仪表方面要做到保持着装整洁,讲究文明礼貌等;卫生方面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剪指甲,自己地面卫生保持整洁、不可有纸屑等。同时,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杜绝迟到旷课现象,抓好自修课纪律,提高效率;提高板报、墙报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利用刊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班级凝聚力,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信任学生,以心育人,是创造德育氛围的核心
教师只有让学生明确自身的期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产生上进心,提高学习的效果。可以说信任不仅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关系。其主要是从诚实、正直以及可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高质量沟通的起点。师生之间产生信任,学生才能产生勇气,从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信任中学生可以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这样也就提高了德育的效果。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依赖性较强,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对话,以此来拉近学生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来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与学生进行交谈,满足学生的需求,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转变思想,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学生只有真正地信赖教师,才会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树立学习榜样,以优培优,是升华德育氛围的必经之路
俄国著名文艺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特定的气质性格这几个方面去感召学生。教师的无私、正直、真诚、谦虚、廉洁、好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教师“温柔”的影响力。因此,教师自身要起到带头作用,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道德问题,要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如爱护花草树木等。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教师就要及时进行劝阻,同时也可以将其转变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以此来实现言传身教。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也可以让表现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中讲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并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因为,在一个班级中,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他们其实都想被认可,都渴望被赏识和表扬,都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因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比如,设立“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卫生之星”、“进步之星”,每周都会在班会上评选这些“星”,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竞争心理,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制力,从而满足其发展需求。
结束语
小学班级管理看似简单,实则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管理的艺术。作为新时代班主任,应该要不断学习,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发展的平台,以心育人,以德育人,让班集体充满活力,向着太阳扬起奋进之帆。
参考文献
[1]班级和谐德育工作的感悟[J].付光凯.贵州教育.2013(21).
[2]把德育落到实处[J].张永兵,马传峰,王钧.思想教育研究. 1998(03).
[3]春风化雨细无声——班主任德育工作之我见[J].孙艳红,高波.中国校外教育.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