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需要教育来传承和创新。民族高等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和寄托。随着教育改革和民族发展战略的调整,各少数民族地区接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改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也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改革 未来发展
一、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意义
(一) 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区域和地区经济的提升。而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国家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西部贫困偏远地区的民族教育问题。今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旨在培养民族区域经济建设的人才。
(二) 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促进国家各民族稳定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加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因此,各民族之间有融合,又存在差异,有交流,但也存在冲突的矛盾现象。民族的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用在于通过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把自己民族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民族高等教育,能够使各民族的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减少文化冲突,从而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三) 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民族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各民族相关的专业,每种民族文化在这里都能找到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学生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专业,民族高等院校就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每种民族文化在这里都能找到缩影,其教育的目的,就是加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同时,各民族的文化也能在碰撞中产生新的灵感,如一种民族文化在和其他的民族文化交流时,会进行反思或是得到启发,这是文化进步的表现,总的来说,文化的思考有益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二、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分析
(一) 把握动态,明确研究方向
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首先要明确市场的需求和专业定位的新动态,明确研究发展的新方向。众所周知,民族高等教育与其他的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和方向上有所区别,民族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往往是特定某个方向的人才需求,其人才市场的需求量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相比,需求量较小。
但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人才之间专业的限定也越来越模糊,因此,当前的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正面临着机遇。民族高等教育既可以保持其专业性强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增加其他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相关专业的开设与学习,以便适应市场的需要。此外,民族高等教育还应关注专业的发展前景,随时把握学习和研究方向的动态,以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学习。
民族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还在于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培训,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当今社会,培养人才是重点,解决好人才的就业问题是关键,怎样发展人才与市场相适应,也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一大挑战,只有学生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体现和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二) 不断优化中的民族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相继实施,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措施不断的得到落实,使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促进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例如,在于高等教育有关的高考政策中,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享受到高考加分和优先录取原则的待遇,从而加大了少数民族考生继续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又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整体水平,经济的发展也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总之,大政方针下的民族高等教育正得到不断的优化,越来越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其次,民族高等教育自身也应该不断地优化,近年来,很多民族高等教育学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内部结构设施,如大量的引进高等人才从事其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鼓励学术和科研创新,不断地加强文化交流,学校还以各种方式不断吸引优秀学生等,使教育整体的规划上趋于合理化。
(三) 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与民族发展相结合
民族的稳固与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民族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各民族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民族的政治交往有摩擦,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同,这些问题都会给民族的稳固带来影响。因此,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与具体的民族发展情况相结合,避免冲突的出现和产生,为维护国家安全起到作用。
此外,民族的发展是我国长期发展的策略,民族高等教育应服从和服务于民族事业的发展,这主要是由民族高等教育的目的于宗旨来决定的。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应与具体的民族发展事业相结合,一切有利于民族稳固的方针政策都可运用于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中来,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应该顺应民族发展的潮流,积极推进各民族的繁荣稳定与发展是民族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孤立于民族的发展而存在,同时,民族高等教育是培养各民族文化人才的保障,在民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顺势而上,各项改革措施也符合民族发展的需要。总体上,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虽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但民族高等教育未来的前景都能顺应其发展的需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21世纪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
[2]木辛,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刍议,民族教育研究,1993(3).
[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张富良. 高校师资管理导论[M ] .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1. 296, 295, 291.
[5]熊素珍. 关于高校师资管理改革的思考[ J] . 高教探索, 1999, ( 4) :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