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 者:游永付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绿林镇小学 431804)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了更好的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的要求,加强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融入生活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以及发挥它的相关的优势,希望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更加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是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正式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打下学习基础的重要的阶段,在这个关键的阶段,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更好的指引学生学习,满足学生对于学习一些相关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来说。小学教育生活化也是丰富小学的数学的教学那内容的重要的方式,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运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都是在与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的自我管理的能力有限,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的低;大部分的小学课堂的现状来看,气氛比较的沉闷,难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点[1]。
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一般都是比较基础的一些课程,但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在小学生看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难点[2]。在数学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应用能力的提高
充分的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就是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充分的利用相关的教学的资源,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使让学生更好的明确学习的目的,并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3]。
(三)完善教学理念、方法
数学教学和其他小学课程不同的是它是需要运用数字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训练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维。而更好发挥数学生活化的积极的意义,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的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切实体会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集合书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思想。  
(四)前准备工作
  小学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完成一天的作业之后,提前预习之后要学习的内容,可以更加明确学习内容,对不懂的问题进行重点的标示,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自己不了解的一些知识点,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更好的了解,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好的提升[4]。
  小学教学阶段与其他的学科相比,小学数学是逻辑和思维性都非常强的学科,也是连贯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更好的把握知识的连贯性,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相关知识的不理解。而如果存在着良好的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加的高,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也能更好的配合学生的学习,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5]。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
  小学数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是对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总结,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的培养,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前提,最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发现,数学教学是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也可以理解为,数学的来源本来就是来源于社会,最终知识也能用于社会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都会用到数学知识。
(一)教学方面考虑
  对于教师的要求要严格按照切合实际生活的原则,加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更好的总结相关的教学的经验;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生活也有着很多的积极生活的意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还能够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更好体现数学知识的意义,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评价要生活化
  加强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量,也是更加的注重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更加的契合素质教育的相关的要求。
(三)优化教学资源
  在进行学习资源利用时要做到,重视资源合理利用,使其发挥作用,对当前存在的资源发挥合理效率。
  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挑选教学资源;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以及相关的人员和环境的优势,让学生在生活的角度去探究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更好的深化生活和教学的关系。而大多数的生活实例在数学应用中可谓是不胜枚举,这就需要教师留意生活中的一些相关的细节,将生活的细节融入到教学之中。
(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
水平和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问题就比较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符合学生的生活的现状,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难度就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降低。比如,当学生学过统计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这些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请大家举一个例子。并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结语
总的来说,加强数学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角度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一定会得到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的契合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贵英.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9,1(02):56-57.
[2] 周丽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浅析[J].农家参谋,2018,2(15):174.
[3] 吴先美.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114.
[4]左小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研究[J].才智,2018,2(03):147.
[5] 沙莎.浅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63.
作者简介
游永付、男、1970.11、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绿林镇小学本科、中级职称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