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论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特色文化建设

浅论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特色文化建设

作 者: 金松鹤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海学院 430065)

      【摘要】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普遍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与行业需要,培养高素质高航海人才。但是,半军事化管理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半军事化管理特色文化建设要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发挥其正面影响,也要进一步探究改进存其存在的弊端,将半军事化管理特色文化与育人成才两者统一起来。
    【关键词】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

    一、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内涵
  学校制度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积累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传统风气。①学校制度一般被公认为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即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既是有形的文字条款,同时它又是无形的校园文化载体。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应具有自身的定位和独具特色的魅力,因为它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和谐持续发展服务的。
        二、高职院校半军事化管理文化概述
        (一)高职院校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含义
  1、所谓高职院校半军事化管理,是高职院校在学生的一般管理和军事管理之间选取的一种折中的管理办法,是高职院校参照军事管理的方式和原则进行的的内部管理(如图)。


  

       
        2、高职院校半军事化管理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分为学生管理制度文化、教学管理制度文化、人事制度文化等。半军事化管理文化是学生管理制度文化的重要一环。
  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工作岗位较一般专业而言显得更为艰辛,此类专业毕业生在学业完成后,除少数将从事海事管理、救捞业务和船舶企业试航外,多数将要会走出国门,从事远洋航海岗位。航海类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必须要受到爱国爱海、服从指挥、团队协作和服务意识等航海特色文化的熏陶,满足航运企业对人才的诉求。
  在培养航海人才的目标指引下,特殊的学生管理制度--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这种管理制度是通过在着装、内务整理、入校军训等方面实行军事化管理,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更为严格,使其真正成长为新一代海员:即达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
      (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文化对航海类学生的职业素质影响
  出于国防建设需要、工作环境及职业特殊性的特殊要求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海专业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将长期坚持并发展下去。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要围绕航海类学生职业素质要求进行。
  1、在半军事化管理中,学生按照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严格开展自我管理,可以培养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适应未来艰苦的航海工作。因为“高素质海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2、半军事化管理的各项考核评比,对于培养航海类学生良好的服从意识和团队精神有重要意义。它能使航海类专业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将个体与团队相结合,在团队协作中体现个人价值。
  3、军训、出操、晚自习、统一着装、内务整理等规律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看起来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这是为培养学生军事素质服务的。因为海员在海上工作,活动空间较为狭窄,这就要求海员具备健康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军事化训练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目的。
  4、高职院校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航海类专业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是从专业和行业特点出发,激发学生潜能,强调行为规范等养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半军事化管理还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思想上朝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三、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文化建设要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进行,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的力度也要配套于人才素质的养成,在各项具体制度的落实过程中,既要体现军事化管理的严肃认真,同时,又不能丢失学生自身的活泼,保障学生个体的发展,加强航海专业文化的整体建设。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文化建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做好师生入校前的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宣传
  在招生前及招生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的重点宣传,让有志于投身航海事业的广大学子在中学阶段就知道本专业的要求、行业特点和发展放向,并能够重点了解航海类专业的半军事化管理文化,为将来开始本专业的学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二)扎实推进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在校园范围内的建设
  1、打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强的学生管理队伍,以半军事化管理要求带动建设。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给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还有必要建立一定个人威信和人格魅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干部管理机制,要充分调动如学生会、执勤队等学生组织,实现学生对自身的管理,做好监督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效性。
  2、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在落实半军事化管理的考勤评比和定期举行的寝室创建评比的过程中,每天或每周检查记录的公示和说明都要要贯彻过程的始终,并接受师生的监督和咨询,确保评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公开,避免发生评比舞弊和轮流获评的情况发生。
  3、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半军事化文化的气息。成立学生影视欣赏社团,在多媒体教室设立电影放映点,播放红色经典电影和电视剧、海员题材专题片等,使学生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接受爱国爱海教育。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美化如固定教室、寝室、实训室等环境,通过军事文化、航海文化等广泛宣传,使之处处体现半军事化特色和航海特色,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4、重视心理辅导教育。由于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不少学生存在有精神压力及轻型心理疾病,据调查研究,发现87%的航海类专业学生认为应该设立心理咨询。①(①张瑛玮.对航海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同时,在半军事化管理中注重心理教育有助于学生调整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社会竞争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克服心理障碍。
  5、搭建桥梁,积极开辟半军事化管理文化建设第二课堂。通过专家学者讲座、企业负责人关于人才需要的宣讲、已工作毕业生返校的职业介绍等的扩展学习,引导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提升自我学习素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7、精心组织以航海文化节为重点的特色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接受航海文化熏陶。在航海文化节活动中,吸引同行和航海企业参与,开展打绳结、操艇、消防演练、体能竞赛、插钢丝、抛皮龙带等各类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同时辅以英语口语竞赛、演讲比赛等文化比赛活动,搭建传播航海文化、沟通校企合作和打造航海品牌的活动平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每年开展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活动或户外素质拓展活动。
  8、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培养服务育人意识。在高职教育过程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落实半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学生做好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营造半军事化管理的软环境。
  (三)将半军事化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进行融合
  半军事化管理的特点之一是着重强调学生要“服从管理”,为了保证执行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绝对权威,往往采用各类考核、检查、监督等方法。其积极作为较为明显,如锻炼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等。但在自我管理方面,学生丧失了灵活机动性。在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指引下,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引起教育者和教育机构的警惕。
  作为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半军事化管理实施过程而言,一种不错的选择方式就是分阶段、有侧重的管理。大体说来,就是在大一学年,学校可以将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作为侧重,让新生体验半军事化管理中严明的纪律、规律的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作风。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和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在大一的学习生活的基础上,大二以后可以将学生的自我管理作为侧重点,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规划自己,在考证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感受创新能力的重要和终身学习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少安.试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大爱精神理念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 08.
[3]文学禹.半军事化管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J].中国林业教育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