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建筑结构也出现了变化,为了全面满足生产需要,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建筑物越来越多,钢结构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新型建筑结构形式,钢结构建筑物被广泛应用到了工业厂房、展览馆、体育场等建筑物中,确保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未来的建筑结构中,钢结构建筑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优势也会越发明显。在钢结构工程中,要做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工作,从而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安装;技术要点
引言
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同时,我国对于钢结构施工的要求不断提升,无论是在技术层面上,还是在质量层面上,都要做出良好的转变,针对不同的内容开展灵活的把控,否则很容易导致后续工作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
1、钢结构工程对数据的严格要求
钢结构建筑对数据要求非常严格,只有全面保证测量的精准才能保证安装质量。对钢结构要全面进行测量、定位和放线,全面把握好各种参数数值,严格做好记录与计算,保证各种数据符合建设要求,精准的数值对钢结构制作和安装都有着重要作用。要设计出良好的钢结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清晰、严谨的计算,保证对尺寸的敏感把握。只有全面保证数据的精准,才能精准的下料,保证各部位结构符合设计方案,如果下料出现偏差,就会造成钢构件出现不规则的变形,就会对下一步安装造成影响,使各部件无法对齐,承载质量就会下降。
2、钢结构工程施工测量要点
钢结构的施工测量:一是测设轴线方格,为了确保施工的标准呢,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建施工测量的轴线、标高等数据进行复核,这些复核都可以依据在施工前所提供的控制点以及主轴线进行,把控制点组成矩形,测量边长和水平角可以根据假设仪器来进行测量,再进行计算,改正出现问题的部分。二是有关建立水基准点,根据土建工程的水准点对水准点进行钢结构工程的设置,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水准点,并对水准基点进行建立。三是控制对轴线,对轴线设置的主要环节是平向和竖向的测量控制,同时也是确保钢结构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四是控制测量精度,可以通过制定高于规范要求的内部质量控制目标,通过专业仪器的使用,以及通过在测量过程中实现多点闭合,以此来提高测量精度。
3、钢结构工程安装技术要点
3.1 钢柱的安装
(1)吊装准备
通常而言,钢柱主要在结构梁上方大约1.4米左右的位置。在完成分段工作之后,确保构件自身的质量可以处在塔吊的范围之内。同时构件在完成分段之后,其自身长度同样不能超过14米,从而能够提升运输的便利性。
钢柱的类型主要为两种,分别是箱型和H型,结合钢构件本身的重量、长度以及吊点,理应为其提供相应的钢丝绳以及卡环。在进行钢柱吊装工作之前,理应对钢柱原本的中心线、标高以及轴线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复核钢柱的编号、尺寸、直径以及螺孔的位置。在確认其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再进行交接以及验收工作的办理。在进行收吊之前,所有钢构件都需要放置在垫木上方。在进行钢柱起吊的时候,不能有任何拖拉情况出现,在进行回转的时候,还需要确保其具有足够的高度。
(2)钢柱的安装
为了进行钢柱安装,必须保证地脚螺栓已经全部浇灌完毕。实际安装的过程中,理应提前预留出一部分,以此进行浇灌,最后再完成固定工作。结合钢柱的地表高度,对其螺帽进行调整,并完成冲眼的确定工作,以此能够更好地机械能校正。
当钢柱吊升到合理的位置之后,首要工作便是将钢柱的整体底板全部用螺栓进行贯穿,并放置在螺帽上方。共同还要对其中心线进行校准,确保其偏差值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每节柱的定位轴线都需要从地面控制线中直接引出。在安装第一节柱的时候,应当从基准点出发进行控制,调整其标高,并对其进行明确。标高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方面的需求,不能超出其范围。当钢柱全部就位之后,还需要对钢柱进行临时固定。
3.2 高强螺栓的安装
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螺栓进行检查,并将其表面存在的大量杂物全部清楚,确保其没有任何变形或者凹陷的情况存在。尤其是需要注意连接板的缝隙位置是否已经完全贴合,如果缝隙大小低于l毫米,则无需进行处理,如果缝隙的大小超过了l毫米,则需要在其中填入垫板。其材质以及处理方法均与构件完全相同。
如果高强螺栓无法自由穿人到空位之中,需要先使用冲杆扩大其孔口面积,再将其全部插入。在完成修扩工作值周,螺栓孔本身的最大直径理应低于其公称直径的1.3倍。另外,当施工环境的天气情况不佳时,不能开展高强螺栓的安装工作。一般来说,高强螺栓需要通过两次进行拧紧,第一次需要拧到预拉力60%到80%之间,第二次则需要拧到预拉力100%的位置。
在进行初拧的时候,当其构件全部吊装到位,需要将螺栓穿人到孔洞内部,并使用手动板将其完全拧紧,在进行终拧的时候,需要使用电动剪力扳手进行完成,确保其能够达到规定要求的最小力矩。
4、钢结构工程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
除了加强构架安装的质量控制之外,还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管理。
4.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新时代来临以后,钢结构施工的很多内容,都必须在材料方面严格的控制,这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能够产生的影响力较为突出。首先,钢材料的选购,必须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分析,观察不同类型的钢材料,本身所拥有的特性和施工要求,尽量通过绿色化的钢材来应用,由此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钢结构施工水平,在内部问题和损失的应对、解决上,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其次,钢材料的选用,必须在不同的位置上,开展科学的搭配,按照统一的技术指标和方法来实施,并不能得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足。
4.2加强人员培训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钢结构施工质量提升,以及技术效用的发挥过程中,各级施工人员的搭配,以及独立作业的成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该部分的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内容。第一,钢结构施工的员工培训,要坚持结合国家的最新规范、要求来完成,并且充分考虑到钢结构施工的现有影响和限制性条件。例如,偏远区域的钢结构施工,在基础设施上较差,同时在自然环境上非常的恶劣,难以在短期内良好的解决,这就要求大家按照团队作业的方法,巩固钢结构施工的基础。第二,人员培训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的内容开展合理的搭配,从根本上加强钢结构施工的技术水准,做出定期检查,在不同的因素处置上,按照正确的路线来完善。
4.3加强质量监督
通过对上述几项工作良好的实施,钢结構施工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从技术和质量的角度来分析,监督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第一,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的监督要坚持进行。例如,每天对钢结构施工的成果以及工作量,包括运用的材料、技术等,都按照数字化的方式来统计分析,并且阶段性的查验和对比,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要及时的处理,这样才能在老旧问题的解决上,不断的取得更好的成就。第二,质量监督的开展,要坚持与相关部门密切的联系,在国家质量标准提升的过程中,钢结构施工的新指标必须及时的执行,这样才能在综合效用上更好的巩固。
结束语
现如今的钢结构施工,不仅在技术体系上健全,同时在施工质量上,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整体上的发展空间较大。日后,应继续对钢结构施工开展深入的研究,加强施工的创新和拓展。与此同时,钢结构施工的技术操作,应坚持开展正确的引导,从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肯定。
参考文献
[1] 钱志强,陆建华.关于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管控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07).
[2] 王永.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59,162.
[3] 韩瑞青.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1):201-202.
作者简介
张荣,女,汉族,中共党员, 1985年9月16日出生,本科学历。2008年毕业于江西省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钢结构专业的工作,主要涉及到深化设计、生产和施工管理。现主要从事钢结构深化设计,独立担任过大型铁合金矿热炉、大跨度钢结构的结构深化,熟练的掌握PKPM、CAD、TEKLA等应用软件。指导车间生产的过程中,采用创新的理念去管理生产,研究新的生产方法,并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积极解决钢结构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论结合实际,努力钻研专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