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之我见1

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之我见1

作 者:马 亮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中学 264300)

摘   要: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许多经典教材都只有英文版本,因此对该门课程施行双语教学极为必要。本文对西方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必要性、现状及建议提出看法。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是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一些跨国公司、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从事与国际经贸和管理相关的工作。相对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工作的性质使得他们必须更多的使用双语,如果不能熟练用,将无法胜任工作。不仅如此,双语的掌握还将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工作中胜人一筹,所以,对他们来说双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从实际情况看,西方经济学开展双语教学也相对比较成熟。第一,国内已经引进并出版了不少西方经济学的原版教材, 第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双语能力相对较强。第三,西方经济学老师有些在国外深造过,双语水平较高。由此可见,对西方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育改革与院校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新趋势。
一 、西方经济学采用双语教学的现状
1.学校方面
目前,在综合类、财经类高等院校中,几乎都在大力提倡西方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但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各类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大多对国外教育机制和教育现状缺少感性认识缺少具体的体验,亦即对国外的教育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就难免造成各高校在学习西方教育问题上的盲目性和空洞性。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双语教学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用中文讲授;二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以英文为主,讲授以汉语为主,用英文讲解部分内容;三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全部用英文,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第一种教学形式,学生的语言素质得不到全面锻炼,而且一部分学生可能放弃英文教材,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或查找相关汉语书籍,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第三种教学形式是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不能普遍适应的。
2.教师方面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否则就会有名无实。每一位上西方经济学课的教师对本专业外语都比较熟练,但在口语表达方面不够熟练,造成师生交流的困难,对于他们来说想进行双语教学,但又怕表达不清,对教学进度和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双语教学对师资要求相当高,除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技能外,还要能够将英语灵活自如、恰当准确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有关专家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开展双语教学,往往弊大于利。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授课教师没有经过双语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语言的系统培训,英语水平达不到双语教学要求。
3.学生方面
虽然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都比较明确,而且积极性也很高,但要使学生适应与自己十几年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的双语教学,仅有积极性是不够的,很多学生担心听不懂,因为专业课对他们来说本身就难懂,再加上又用外语上课,简直就是在伤口上撒一把盐。再则实行双语教学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轻松接受,也不是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外语水平差距很大,如果学生在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盲目用双语教学来要求他们,那就无异于拔苗助长,徒劳而无功。《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尴尬局面是:作为专业基
础课,授课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英语程度较低,且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被动,对要求较高的双语教学从心理到知识准备都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指向语言学习,一部分指向学科知识学习,很难把握知识要点,影响听课效率。上课没听懂,理解教材内容有困难,对教材和笔记中的生词,不愿花太多时间去查阅和记忆,最终产生畏难情绪,总之,对很多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双语学习的难度很大,他们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
二、对西方经济学推行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高校应在政策方面下工夫
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奖惩原则等各项规章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在双语教学改革中应该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各种有利于提高外语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实践交际法、启发法等。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如:在学时和考核方法上,《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授课学时较中文授课学时应适当增加;成绩考核采取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核算学生成绩。选用教材时我们选择应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板书以英文为主,讲授以汉语为主,用英文讲解部分内容。具体到每个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课堂上中英文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基本概念层次。教师用英语讲述重要的理论概念,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的分析用中文来解释,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双语语言形式有基本了解和对比,消除理解障碍。二是师生的简单互动层次。师生用英语对基本计算、基本论证和常用推理手法进行由浅入深的交流和互动;三是双语思维层次。
2.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师资水平
教师应该加强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必须明确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孤立地拿出来讨论,它要求一个老师不仅要具备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名副其实的双语教学气氛,更要求一个老师应具备英语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在双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要好,还要求教师能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并能用英语与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交流。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双语教学中,更主要的是能流畅的阅读原版教材,在对它进行学习吸收和再创造后,能够用英语表达出来,并有效的灌输给学生。可以从现有的专业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储备,有条件的可将其送出国门深造;经常组织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听课、讨论等形式相互学习;开展假期培训、教授讲座等活动;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将青年骨干教师推到双语教学的第一线,进行双语教师的梯队建设。积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外籍教师和本土留洋的专业人才,不断补充新鲜教学力量;对新教师注重对其英语能力的考察,为双语教师师资以及师资培训奠定基础。提高双语课程教学工作量的核定标准,淡化学生评分对教师评价的影响;制订完善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双语教学奖励基金,对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进行表彰奖励等。
3.努力为学生营造双语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氛围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英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因为国外教材语言规范,原汁原味,出版周期短,知识更新快,反映学科前沿,内容丰富,叙述严谨规范。我们可以参照现有条件,选用曼昆(Mankin)主编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 of Economic),该教材行文流畅、说理浅显、语言生动,可读性较强,但属于初级教程,专业要求较低。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课后自己阅读一些中级的优秀英文教材,如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的《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以及布兰查德著的《宏观经济学》,这两本教材在美国众多高校的本科生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吸收了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对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分析,极具知识性、启迪性和实用性,是学生提升经济学专业知识的优秀读物。
从实际情况看,这些教材是世界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的经典经济学教材,而且大多配有双文的学习指南和习题。当然,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探究式的双语教学,教师与学生都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由学生自主选课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双语教学要求,所以学校可以考虑让已经通过CET四级、六级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自主选择双语教学。由任课教师给出双语教学的要求与授课内容等,由教学管理员发放选课通知,让学生在中文班和双语班之间自由选择,教师遵从学生的选课意愿给予双语和中文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
总之,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双语教学自身的内在规律,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并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的实际,循序渐进地推行西方经济学的双语教学,使自己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参加国际竞争,打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周荣富 双语教学之我见【J】 攀枝花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
[2] 陈银飞1,苏建红2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26卷第2期
[3] 曾江辉 西方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 第6期
[4] 吴克勤 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些建议【J】 职业教育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