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作 者:闫 萍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山东 济南 251400)

摘   要:在小学教学阶段,美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开展美术教育对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术活动是一种艺术类活动,它不仅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情感交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本文简要分析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由创造力;培养策略分析

一直以来,美术教学就是一种有情节、有形有色的创造性活动,其自身就具备超强的创造性和情感性。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不断地激发出小学生自身存在的潜能。由于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创造能力逐渐成为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而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也是要侧重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当中,美术教师要将培养小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结合多种教学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从而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小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
一、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美术重视度偏低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教师以及家长都只认为只有语数外这三种主科才应该得到重视,应试教育的理念不断地打压着学生的创新能力,降低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给学生的课业带来了许多压力,与此同时,这种理念也在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安排时间进行美术教学,而学生也只是抱着玩的心态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难以发挥美术课应该发挥的教育作用。
(二) 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大部分学校设置小学美术教学的课时较少,一周往往只有一个课时,因此,美术教师常常处于一种清闲、无所作为的状态。并且,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者在逐年减少,甚至有些地区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除此之外,有一部分小学自身也不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代替专业教师进行上课的现象也不乏少数,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储备不丰厚、美术实践能力不强都难以体现美术课程的教学优势,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 课堂缺乏硬件设施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部分学校开展的美术课堂硬件缺乏,导致小学美术的教学心余力拙。小学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美术硬件设备不完善会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的降低,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兴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课堂缺乏硬件设施也是阻碍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提升的原因之一。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方式
(一) 侧重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因此,他们都对于许多新鲜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自由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进行小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生会将自身的思想和情感中存在的主观意识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小学生往往也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自由随意地创造出能够体现主观意识的绘画作品。因此,美术教师在点评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不能够在教师自身的主观意识和绘画观念去进行评判和解析,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和心理去进行欣赏和解析,深入的了解小学生在绘画时的思想情感,这样的背景下再进行引导,就能够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自由创造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一课内容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当中观察到瓢虫的形状和颜色来自由的发挥想象力,然后将自身的见解和想法以绘画的方式呈现在画纸上,教师也要抱有积极和肯定的态度去点评学生的作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在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二) 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由创新意识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小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美术氛围,然后引导小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将小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能力充分的挖掘出来。
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自行车不同的类型和样式,简单的给小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架构和组成,让小学生心中对自行车的结构和用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再进行一定的拓展和联想,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想象出的自行车样式,然后利用多彩的颜色进行填充,最终完成美术作品,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艺术,还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
(三) 通过示范教学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对于缺乏创造力的学生来讲,学生大多喜欢模仿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作品,为了改善这种现状,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绘画主体,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绘画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示范绘画,但是不能够将整个作品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提供给学生一些能够体现创造性的绘画例子,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由的发挥,通过绘画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生创作的过程当中及时的给学生引导和指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侧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选取教学素材,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示范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自由创造力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丽华. 试析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 小学美术教育,2018,(01):13-14.
[2] 杜念念.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 小学课堂教学,2017,(12):34-36.
[3] 覃雪梅.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 小学教育科学,2016,(05):16-19.
[4] 曾美容.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相互联系[J]. 读与算: 教师版,2015,(4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