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自主与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崔 涛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小学,湖北 武汉 430046)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改进,教育者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强化思维发展,树立学习自信,是有效提升学习效率的途径。因此,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强化学习效果。
关键词:自主合作;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运用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小学阶段的相关教学也必不可少,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基础的能力要求。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无法真正的发挥学习潜能。作为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教师如何采用相关措施,让自主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作用,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巧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能够拥有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前提,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生效果都有这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老师,必须要让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例如,在对《请你快来帮帮我》进行教学时,老师必须能够让学生先清晰地了解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此时就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先提问学生“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和外出的时候,突然和父母走散了,你会怎么做呢?”“向警察叔叔求助,给父母打电话。”“对,及时联系父母,给父母打电话,这个过程中,就运用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信息技术知识了,同学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具体应用吗?我们今天来进行探究,看看它还带给了我们哪些方便。”通过这样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是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前提。
二、设计开放性任务,合理分配角色
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倡导下,教师也需要真正的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小学信息技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操作能力,如果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自身学习探究能力的培养,就会阻碍学生的基础习惯养成,也就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老师可以在进行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先给学生设计相应的开放性任务以及具体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参照相关资料进行任务的完成。在设计开放性任务时,需要选取一些符合学生当下学习能力,并且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解的任务。例如,在对《为系统“瘦身”》这节内容学习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清理文档,了解基础的操作规则,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展开思考,如何能够方便快捷的清理和整理文档,以便在应用时迅速的找到,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就此进行讨论,勇于把个人的意见表达出来,最后进行整合,达到教学目标期望的值。
三、整合有效资源,提升实际运用能力
小学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充分的利用有效资源,寻找合适的教学途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网络上相关的教学视频,吸取一些优秀建议,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改进。例如,在《我的课程表》教学时,老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课程表制作的过程视频,让学生明确制作步骤,再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其他同学做好的模板,激发起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兴趣。这时,学生也掌握了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理想中的课程表来进行自主设计,可以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填充,加上一些装饰品等等,主要强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同学想到了但是做不出来的情况很常见,教师再通过给学生单独讲解,重复播放有效资源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开发,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效率,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效果,实现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引导自主设计作业,提供展示平台
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学习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后,重点应该放在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上面,只有让学生会用,才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了基础内容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广告设计。例如,有一节内容就是《公益广告我设计》,老师首先需要给学生将广告设计的一些点讲解清晰,比如,公益广告一般都是运用简短的视频,以清晰的话语,独特的教育理念,反射出背后所表达的意义,达到对人们心灵的触动,引导人们进行公益事业。因此,老师可以就简单的“环境保护”让学生进行广告设计,让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收集资料,有人负责绘制图片,有人进行删减等等,共同研究探讨,商量出自己小组满意的材料。最后通过进行展示,将设计理念和出发点进行讲评,达到师生的共同学习发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机会。
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了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依靠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实际学习问题,挖掘了学习潜力,强化了学习效果,让学生奠定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对学生以后的信息技术继续学习和信息资源分析提供了前提,实现了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开展[J].速读(下旬),2019,(1):68.
[2] 孙璐璐.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8,(71):145.
[3]王燕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探讨[J].考试周刊,2018,(98):147.
[4] 马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数字化用户,2018,24(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