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创设和应用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创设和应用

作 者:王洪敏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春阳小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追求。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困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创新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前小学数学学科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情境;小学数学;创新;生活;氛围

前言
一、创设趣味化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起点,也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在没有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强制学习,会让之后的数学学习越来越艰难。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趣味化的情境,让课本上看似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动态化的内容,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一切新颖创新有意思的东西都可以吸引他们的眼球。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学生的个人思维逻辑有较高要求。从小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出发,创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来。
像在讲解“平移和平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情境让学生了解事物平移前后的位置变化,认识平行线。与课本中的文字描述相比,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线段或其他事物的平移动态图,会比传统的讲解方式有意思很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动态图的吸引下,学生进入到平移或平行的世界中,他们的思维会越发活跃。能够通过教师的一个展示情境中的一个元素,让学生想到更多的平移现象和平行现象,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符合教学改革的教学行为。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尝试了解社会生产与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利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快速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丰富个人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小学生的智力正处于发展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只有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去讲解新知识,才能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理解数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表达。
像在讲解“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亿以内的数,包括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小学生的个人实际生活中,这么大的数字是很少出现的。但只要认真观察,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很多现象,包含着亿以内的大数字。教师要在课前积极去收集这些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现象,在课堂中给学生做好展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学习内容,促进生活化情境的打造。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认知参与操作开始的。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法,不得忽视操作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在情境中动起手来,通过实际操作运转思维,让自己的实际动作和个人头脑思维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小学生正处于动手欲望强烈、能力很强的阶段。创设操作性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用操作性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有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立体化发展。
像在讲解“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通过互动交流,知道比较图形大小的基本方法,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准备好必要的教学用具,像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眼观察、手比划、尺子量等多种方式,去比较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操作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逐渐提高。
四、创设挑战性情境,优化数学教学
小学生天生好动,而且有效注意时长较短,死板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感。在课堂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挑战性与竞争性机制融入其中,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具有学习热情。
像在学习加法与减法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口算计算竞赛。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他们分成能力均等的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参加竞赛,在竞赛与挑战同在的数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学习积极性更高,注意力时长也会增加。又如在讲解2和5的倍数、3的倍数这样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通关游戏。让学生利用自己制作好的课件,利用课件做好不同数字的切换,让学生快速说出这些数字的倍数。用这样的方式,设置不同的关卡,提高难度,促进学生积极融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情境的挑战性强度,可以通过规则的改变而升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长得以延长。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学成效的优化有积极作用。教师应当提高认知,在实践中反复应用。站在不同的角度寻求多种情境创设方法,构建全新的情境化课堂,推进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立新.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135.
[2]梁世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浅谈[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254.
[3]林丽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J].读与写,2019,16(3):191.
[4]周静.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J].读与写,2019,16(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