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中职班主任与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评价差异性探究

中职班主任与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评价差异性探究

作 者:吴大地 (安庆枞川经济技术学校,安徽 铜陵 246000)

摘   要:由于中职学生综合情况的特殊性,导致中职班主任与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存在较大差异。对中职班主任工作进行以适当方式进行评价,有助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调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其良好形象。本文从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评价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两类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差异性,对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差异

自晚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学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到“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这一角色在国内发展已经一百多年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纷纷制定出了《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方案》。但不少中职学校在制定评价过程中,忽视了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差异性,缺少对中职班主任工作的动态分析,甚至是照搬照抄普通高中班主任的评价方案。笔者所在学校就此项工作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梳理,笔者得出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现状如下:
一、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现状
教师有教师发展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等,教师可以借助评价促进专业发展,而学校为增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力度,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兴趣,也建立了相应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
(一)以普通中学班主任评价标准来评价
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评价主要依据是班级成绩,方法简单。以普通高中班主任评价标准来衡量中职班主任,只会让中职班主任将普通教育的模式来教育管理中职学生。从而导致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被忽视了,老师为了成绩而管理,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班级管理情况来评价
安排值日教师,并依托校团委和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班级相关检查。内容包括卫生、纪律、活动等等,并以此作为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依据。这种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依据班级管理情况来进行评定,貌似合理、公正,却忽视了专业的特点。譬如,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基本都是男生,学生活泼好动,违纪情况时有发生;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全部是女生,学生文静,管理难度较小。这种评价模式只会让班主任采取高压甚至是“大棒政策”片面强调班级纪律,而忽略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注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以学生成绩和活动参与率来评价
我们从不否认中职学校学生也必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但中职学校办学往往依据“基础够用、专业模块、重在技能”的思想,专业课相对来说更为重要。不少学校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也考虑到学生基础差,兴趣不足的特点,将学生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以提升率数据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忽视了专业课成绩的不可比性。如机电专业课偏理论,评价标准就客观直接,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课重实践,评价标准就主观性较大。另外,以学生活动的参与率来对班主任进行评价,也存有片面性。笔者曾带过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班,全班都是女生,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除文艺活动和女生项目外,很难与其他专业学生匹敌。
(四)以学生流失率和学生实习就业率来评价
当前,中职学校亟待解决“招进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这一难题。学生“招进来”后,如何“留得住”、“送得出”又成了班主任的另一项日常工作。毫无疑问,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有良好班风的班级,班主任有爱心、信心、责任心,学生实习就业率高,流失率较低。但校园环境及文化氛围、学校自身软硬件建设也是重要因素。
由于评价本身存在这方面或方面的问题,导致相当部分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此,依据科学、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中职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检查督促班主任工作目标,促进班主任自身专业发展,调动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其正面、良好形象。
二、中职班主任与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差异
由于学校性质、培养目标及生源等方面的差异,使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出发点,实施成人、成材、成功教育,贯穿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正能量有价值的人。这就意味着,与普通中学的班主任相比,中职班主任工作更加芜杂,更具有挑战性。
(一)学生情况的差异
普通高中的学生大都是顺利通过升学考试的初中毕业生,重点学校学生更是中考的佼佼者。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成绩好,学习自觉,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少,劳动强度相对较小。而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是中考“线下生”,不少学生因家庭、自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性格不健全,其中不乏“父母不管,祖辈难管,老师怕管”的“三不管”学生。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进入职校后,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日常工作的差异
普通中学班主任容易开展日常工作。根据工作职责,结合学校要求做好相关工作,着重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优美、和谐的学习环境,譬如开学工作、集体活动、安全工作等等。而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更不好当。他们不得不从早起床到晚就寝全天候跟踪,时时处处加以引导,力求班级稳定。配套学生的一日常规,重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着重培养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在中职学校,班主任可能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打架斗殴,顶撞老师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的差异
就普通高中教学管理而言,实习、就业、技能教育不在普通中学班主任的管理范畴;而中职学校班主任则要承担这项普通中学班主任所没有的教学管理任务。与之相对应的也就衍生了技能等级鉴定、生产安全教育,设备管理、就业观教育等许多新的班主任工作。
(四)家长关注程度的差异
在笔者生活的县城有10所普通高中(其中8所公办,2所民办),在这些学校周围的民居里,租居了一批抛家舍业的家长,以烧饭、送饭、整理孩子内务为要务,人称陪读。姑且不论陪读是否可取,至少能看出他们对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相比之下,中职学校不少学生家长对子女关心不够,甚至以各项借口推卸自己的教育管理责任,不能主动甚至完全不过问孩子在校情况。
任小艾老师曾说,如果把学校工作看作是线,班主任就是穿起这些线的针。而我想说的是,中职学校班主任这根针所面对的线更千头万绪。
三、对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几点认识
我们不否认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评价要以德、能、勤、绩为基础,从学校整体大局出发,科学测定,民主测评。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应有别于普通高中。
(一)中职班主任工作不能单纯的以学生成绩来评定
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和职业素养教育远比成绩重要。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相比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来说更具隐性特点,教育成效的时间更长,以学生成绩来评定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全过程欠合理,欠全面。
(二)合理分析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中的学生评价
作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评价必不可少。但在中职学生参与班主任评价过程中,严格管理班级的班主任评价分反而不高。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这是班主任管理方法失当,或是与学生缺乏沟通导致。事实上,中职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比普通高中学生要晚,也更容易产生偏差,加强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较普通高中学生强烈,因此,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班主任的善意安排和教育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时候让他们参与评价,只会更有失偏颇。
(三)充分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班主任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甘于清贫乐道的奉献精神,班主任也是社会的人,班主任付出的劳动与所得到的回报应当成正比,社会也应当给班主任工作,特别是给中职班主任工作一个合乎情理的评价。
普通高中通过设立高考奖、教学奖等来激励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而如何设立一个适合中职学校的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保障教学管理,已刻不容缓。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是艰苦的、繁重的。一直以来,他们不抛弃,不放弃,用爱自己子女之心去爱别人的孩子,将自己温暖的眼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工作激情更为高涨,让这种爱火不灭,让这种真情延续。特别学生成绩差、底子薄,加上家长忽视、社会认同度不高,中职学校班主任普遍感觉到有付出而无成就感。因此我们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采用正确的激励手段,提高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将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与绩效、表彰奖励、晋级晋职挂钩,造成一种既富挑战性,又有一定群体压力的情景和氛围,促进中职班主任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中职班主任工作评价,其目的是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现状,以便发现和纠正问题,促进专业化发展,也是学校加强班主任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不论以何种形式来进行评价,必定要对中职班主任工作过程可能涵盖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最后形成综合性结论,在国家大力强化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今天,它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加强中职学校管理,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