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作 者:王继信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中等专业学校 261500)

  (1)正确对待并处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冲突:当严谨刻板的制度与人的情感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针对这种“情”与“法”的较量,学校到底该如何来直面问题,处理矛盾呢?学校应该首先分清两者之间孰重孰轻,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标准,然后以“利于教育管理者的团结,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为根本宗旨来解决矛盾,处理冲突,应对问题。对于一些已经过时了的制度,学校应该在重新调研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废除或者修订,让新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精神,使“情”与“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学校制度管理才能真正与人文关怀有效结合在一起。
  (2)高校要重视对于教师的人文关怀渗透: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既需要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教育管理学生,同时需要得到学校对他们的人文关怀。现代高校很多管理制度只是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价值,实施的过程强制性明显,当前高校的一些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旦被压抑,对于学校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那么,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尽快地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从他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出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设计中来,突出他们的权利意识,体现激励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本校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工作与生活、高尚与世俗、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教育者和管理者都能够在关注自身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氛围中感受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
  (3)高校尤其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建设: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仍然偏重于对他们进行单一制度管理的弊端,尽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建设。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与时代发展潮流是一致的,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彰显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充分关注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教育性、人文性、发展性、个体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理顺人文关怀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依靠多个部门和领导实施合力作用来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益。具体而言,高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唤起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意识;教师要确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反省自身与学生相处的状况,建立平等、友好、和睦、和谐、长效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思想,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