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从管理到经营:教育服务理论与小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从管理到经营:教育服务理论与小学管理理念的转变

作 者:佘敦军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新淮中心小学,安徽 芜湖 241083)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改变。教育服务理论是教育产业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是一种产业的观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作为小学学校管理者面对教育观念的变化,只有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学校得以顺利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管理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新形式下小学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服务理论;小学学校;管理理念;转变
引言
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初始阶段,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地方,因此学校的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作为小学学校的管理者要正视自己的工作,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服务理论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教育服务理论认为教育服务是教育的产品,学校是为教育服务提供产品的,教育服务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服务产品中,学校是生产者和供给者,学生是消费者和需求者。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学校和学生间的关系就是围绕服务产品发生的商品交换关系。马克思经济理论指出服务是商品,但是人们把教育和服务联系起来,把学校看成是教育服务产品中的生产和销售部门还很难接受。事实上马克思经济理论从开始就把教育服务当成了商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和其他教育环节向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教育服务的范围较广,包括教师的教学、课外辅导、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等基本要素。教育服务理论下学校从育人场所变成了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机构,学校变成为服务产品的提供者、服务者,学生则变成消费者和被服务者。在市场环境中,学校与学校由原来的合作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面对教育观念的变化学校的管理者只有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为学生做好服务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使学校顺利发展下去。
新形势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效率,阻碍了学校的发展。现在的小学学校的管理主要是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每所学校都会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规校纪以规范学生的言行。这样虽然会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无法释放学生的天性,这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性格的形成非常不利。现在的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依赖强制手段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而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他们感觉压抑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大部分学校管理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使得学生文化成绩优异而交际能力低下,这明显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小学学校管理者教育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的转变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形势下的小学学校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职责,不但把自己当成学校的管理者还要把自己当成学校的经营者。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定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教职工及学生的需求,制定人性化和持续性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多种途径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和完善学校的管理规程,开通提议和建议的渠道,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搜集来自不同层次的反馈,避免出现“刚性管理”,进而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树立服务的管理理念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的管理者是为学校的发展及全校的师生服务的。因而在管理工作中要把自己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要把自己当作服务者,树立服务的管理理念,不要把自己当成学校的统治者高高在上。要多与学校的教职工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管理,力所能及的帮助教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采用有效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他们创设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增强 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要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健身、成长环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进行正能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使学校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树立理性管理意识
现代的学校并非以前简单的教书学堂,各种各样的教育制度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理性管理意识,不要盲目自大,认为自己管理理念已经非常完善而止步不前。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吸收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不断完善本校的管理制度。在学校的管理中不要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重视育人,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教育是我国的百年大计,作为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管理者要对学校进行理性管理而不是主观臆断。 
4.树立质量管理理念
小学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学校进行管理。学校的管理质量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展。小学学校的校长要做好教师队伍的激励管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强化他们的责任感。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他们定期参加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由于每个人的素质不同,不同学生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小学学校的管理者要从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依据,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制定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允许学生及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个性化的服务。
结语
良好的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小学学校管理者要转变管理理念,从“管理” 转向“经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市场结构,打造优质的教育服务产品。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福胜.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者培训理念创新三题 ——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理论视角[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1):38-41.
[2]顾水林."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89,91.
[3]郭登磊.论"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238.
[4]刘玉萍."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247.
[5]毛志廷.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施[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