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浅析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作 者:杨家梅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云锦镇石马中心小学校 646102)

 摘   要:拥有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础,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世界万物时最基础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形成源于家庭环境,也源于社会外部环境。在小学阶段通过生动的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观、价值观是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怎样调动主体学习的内驱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本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树人立德、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巩固课堂成果三个方面,把品德学习转化为品德塑造,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激活内驱力,提高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认知;启发;互动;评价
学习的兴趣是能否学好一门课程的内驱力,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现阶段小学思想品德课仍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以及对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无用的、是无序的更是无趣的。想成功的做好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先立本、以德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一个能够让学生信服的老师是面镜子,它会照亮集体。其次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在认可和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学而不感,效果不明显,也很难被学生认同吸收。最后,教师要钻研学科内容,研读教材,全面了解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内容,及各阶段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教师还要关注社会热点、分析社会问题、了解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将外部现象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将学转化为感,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去做,在做过程中使学生内心震撼,认同并改变。
一、启发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数情况下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文化知识的“传声器”,而学生是被动的“听声筒”。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活动是被动的,学习兴趣很低[1]。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微型作业,如家庭角色互换、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体现的展示、发现生活中不文明现象、制定学习计划等等,通过参与其中,将课本内容融化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从正反两方面收集材料,去查找、去感受,从而懂得、理解教材内容,当学生来到课堂中,再通过多种形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理解到的内容展示给同学们,并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这种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更加自信。
二、互动式教学带着学生树人立德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用讲故事、演小品、知识问答、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感受,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正面引导、负面启发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品德观,将课程内容全面的完成。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例如在讲到爱国主义的时候,可以带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国之重器》等宣传片,让学生体会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可以在课堂中以小品、故事的形式展示社会中文明与不文明现象,通过对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个人品德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课堂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书本中的道理。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让学生达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变得乐趣无穷。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
教学评价鼓励机制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评价,也是巩固学习内容的良好方法,特别是运用在思想品德课程之中,品德教育是否成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之中体现,那么建立评价奖励体系,使学生以课堂为导入,以评价体系为自我准则,时刻监督自我,提升品质。在参与评价奖励过程中获得喜悦,得到自我认可。同时可以加入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社会评等内容,从简单的思想品德评价方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自我的认同是学生心中的一颗善良的种子,他人的认可是春风雨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学生表现突出时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奖励,通过奖励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热情,最终通过不断的参与、表达、认可最终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品质,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最终目标。
结语
通过启迪、互动、评价奖励三位一体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认可接受,充分调动同学们对思想品德课的热情。启发式教学中要准许学生犯错误,教师的任务是对比,把错误与正确的方面都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做出选择。通过互通式教学过程,让学生说出心得体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同学及老师的认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在评价奖励体系中,在多方面、多阶段制定评价要求,使学生在被评与参评过程中,达到自我认识的升华。
参考文献
[1] 毋明菊.浅析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论丛,2017(23):02.
[2]郭红忠.浅析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J].考试周刊,2014(02):125-125.
[3] 鹿青青.论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J].成才之路,2017(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