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师道德修养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
作 者:游家满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中心小学 535018)
大
中
小
摘 要:韩愈曾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概括了教师的职责,“传道”在前,“授业”在后。可见“传道”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而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道”才能“传道”,所以良好的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产生极大影响。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教师道德修养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关系,重点解析教师应该注重那些道德修养。 关键词:教师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学生
前言
教师的道德修养也就包含师德和师风,师德是教师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师风是教师的作风,它是师德的外化表现,最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才能学为人师、行为楷模。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同人有不同见解。而笔者认为: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1、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学生思想品德修养
1.1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教师热爱、理解、尊重学生,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果说爱是生活的永恒主题的话,那么师爱更是教育的根本条件。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而作为教师,如果连爱学生都不会,那么,也就不配称为师。
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才能和谐统一,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是缺一不可。因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我们才会用真心去爱,也要有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能被他们所接收,他们也才会接收我们的教育,所以,要想让自己成为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先学会平等地爱每个学生。只有教师有爱,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2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教师的不良行为会对学产生直接影响,教师若无法为人师表,给学生起带头和表率的作用,学生自然也不会真正约束自己。比如:学校禁止学生抽烟,有的教师却当着学生的面吞云吐雾;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有的教师却上课接手机。学校集会,要求学生庄严肃静,有的老师却当着学生的面,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有的教师不修边幅、说话举止粗俗;还有些教师不注意场合,在办公室或者学校公共场所随意讲黄段子、荤笑话……毋庸置疑,所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小节,却会在学生心目中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学生的智慧、才能、心性都得到消极发展。还有相当多的教师经常用带侮辱性的语言伤害学生,造成师生交往困难,学生不信任老师,在一定程度害了学生,使学生不想读书,逃学,厌学。并且创造了给学生接受外面不良社会青年带动学生变坏的条件,使社会青少年犯罪的例子有增无减。
2、提高教师道德修养,为树立好的榜样
2.1加强学习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
人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几个方面的因素,只要通过不断学习,把认识通过情感、意志和信念的作用转化为行为,人的道德品质才是稳定和持久的。一个教师能加强自身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确立科学的世界观,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提高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觉悟,是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十分必要的方法,因为只有提高了道德认识才会有坚忍不拔的道德意识,才会遵守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才有良好的道德行为。
2.2自我反思与批评是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反思与自我批评是提高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教师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这个方法,严于解剖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世界观,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能经常进行自我批评的教师是个注意自我修养的教师,当他的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道德规范要求而不利于教育过程的时候,会敏锐地感受到舆论的谴责,从而鞭策自己纠正不良行为。当他的行为符合教师的道德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快乐、欣慰的感情,从而得到精神的满足,产生力量和信心,继续保持这种行为。
批评可以使人们正确衡量和区别不同行为的善恶是非,向各种不健康的思想、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有助于人们对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进行自我批评,善于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的优点、缺点,有错误勇于承认,迅速改正。开展批评要有真诚的态度,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原则的精神,使良好道德意识得到认同、良好的道德行为得到赞颂,从而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
2.3“慎独”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莫见平稳,莫显平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教师道德修养作为在教育活动中调节人的行为的准则,往往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对教师的道德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当一个教师的行为处在学校组织、教师集体、学生集体等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有“社会舆论”起作用,会比较注意自己外在的行为和道德修养。但教师的职业性质比较自由,使教师的道德活动处在无人监督或仅有个别学生监督的情况,这时的道德修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完全靠教师的“内心信念”所形成,不养成“慎独”的品质,极容易以教师的优越地位和工作特点,造成对教育破坏和对青少年成长的严重危害。“慎独”能使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自觉自愿地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距”的崇高思想境界。
结束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就是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德。因此,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是为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尚且不会注重自身修养的教师谈不上为人师表。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想培养出好的学生,我们首先做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论教师的道德人格美[J]. 孟庆男.辽宁教育研究.2001(12).
[2]塑造教师的人格美[J]. 岳云强,李黎.美与时代. 2005(09).
[3]谈新时期塑造青少年的人格美[J]. 毕崇楠.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