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巧设情境,增强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 者:张春园
(南宁市第十八中学 530000)
大
中
小
学好语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使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可是,很多的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活跃期的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对语文的学习有大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可通过巧设情境的方式,来增强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情境创设有助于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安静的语文课堂,有助于学生专心地听讲和思考,但过于沉闷就会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如何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除了教师的激情投入、学生的认真学习之外,我认为情境的创设也很重要。
针对不同课文的内容,巧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表演当中发挥主人公的角色,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为了达到良好的情境表演效果,学生势必要提前了解课文写作背景,识记课文生词,扫除阅读障碍,深入了解作者,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主旨和情感。语文教学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其中,课堂的学习气氛也可以跟着活跃起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有所增强。
二、情境的创设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形式
(一)诗词类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诗歌,语言都比较简练,而要读懂诗词的内容,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对于初中生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感情地朗诵,在诗词课文的学习中,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学习诗词的方法。
如在《黄河颂》的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黄河滚滚流动的视频,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诗人,站在黄河边上,面对气势磅礴的黄河,朗诵《黄河颂》。在歌颂的情境当中,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诵形式,可以个人独诵,也可以多人参与,由小组自行讨论决定,最后再逐一进行点评,选出最佳一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走近诗人,走入诗的世界,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
(二)文言文类
文言文的学习,是很多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困难之处,而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每位初中生都要做到的。相对小学生对现代汉字的学习热情,初中生对文言字词的识记就显得兴趣不足,虽然死记硬背下也能背诵课文和了解文章大意,但是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还是相差甚远。
在文言课文的教学课堂中,穿插一些故事表演情境,可增加学生对这篇课文主动学习的兴趣。如《卖油翁》这篇课文,里边的人物有陈尧咨和卖油翁,教师可以邀请三个学生共同上台表演,其中一个读旁白,另外两个则扮演文中的两个人物。无论是台上表演人员还是底下同学,都要提前认真研读课文,以便更好地为后面的表演和点评做准备。表演总共分为两次,第一次采用文言表演,第二次则是用白话来表演。为了生动表演出人物形象特征,学生就要把握好课文的每一个文言字词,以便准确理解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在表演时,学生可在最后加入一些情节,通过人物对话来说出课文想要阐述的道理,而点评的同学在评析表演的最后再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启发。通过这样的故事表演情境,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能使他们在文言故事的趣味中获得快乐和启发。
(三)议论文类
议论文的学习也让很多初中生感到头疼,常常在论点论据和论证之间感到迷茫,对于论证方法的把握也不是很好,以至于对议论文的学习兴致不高。
创设辩论赛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作者观点和情感,也能帮助同学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辩论水平。如学习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让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充当正方持“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观点,另一组则充当反方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观点。在辩论赛开始之前,让学生先找出课文重要语段,把课文中的论据内容转化为辩论词,再在课文的基础上,另外提供别的论据来作为辩论词。辩论的最后,请同学自主发言进行总结陈词,这也是对课文的总结。辩论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准确地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和作者情感,有效的增强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
除了以上说到的三类,语文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课文内容也各有特点,能设置的教学情境也不少,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文创设适合学生、适合课堂、适合课文教学的情境,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巧设情境需做好各方面的细心准备
好点子离不开好助手和好安排,好的教学情境也一样需要做好教学前后的各项准备,才能更好发挥它的作用。
(一)学生的参与
情境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收集好资料,研读课文,吃透文本,秉持认真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
(二)情境告知
教师要在课文教学之前,提前告知学生课文要用到的情境,以便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的极大兴趣。
(三)情境设置的时间和所处课堂时段
所设的情境占时不宜过短或过长,过短学生难融其中,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过长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度。情境安排的时段也要格外注意,是在课文讲解之前还是之后,都需要我们巧妙设计。
(四)资源的配置
好的教学情境少不了好的资源配置,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情境更加真实亲切。
(五)情境总结
每一个情境结束之后,教师都要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能从中切实受益,对下一节语文课文的学习更有期待。
巧设语文教学情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做到精心设计,用心进行,认真反思。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去了解我们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巧设情境,积极引导,一定会对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