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 者:郭 峰
(临县白文职业技校,山西 0332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积极响应新课改精神,在历史教学方面,不断钻研探索,提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方面新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出现,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很多教学理论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文作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历史教学的高效课堂也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教学;思考
不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有不同的要求,二十一世纪为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历史课堂不能再像过去一样由老师讲课,学生听讲、记笔记,历史课程也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历史知识、历史概念,而是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学会用历史史料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一个双向互动的问题,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教师的教就不仅要严谨治学,更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经过多年的教学和摸索,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应做到以下方面努力,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实现高效课堂。
1、以课标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学的依据、和指南。要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具体在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性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要尽量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利用生活中的历史素材,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在高中历史及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历史素材,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历史是源于生活的,历史教师应当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历史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要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贯通,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容,把历史这一过去的生活事实与学生当前的生活及未来的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分析现实问题。比如在学习国共合作、双十协定、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这些历史事件时,我让同学们课前先收集一些有关四八烈士纪念馆的资料,有的同学可能去过这个纪念馆,但对历史事件并不了解,同学们搜集到:“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后,与叶挺、邓发等一起乘坐美式运输飞机返回延安。因气候恶劣,飞机迷失方向,于下午2时左右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的黑茶山遇雾撞山,机上17人全部遇难。该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等烈士以身殉国的历史事件而建立的。”这样让同学们觉得原来历史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身边。如此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有利于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设法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时事“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流行元素等,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热点进行对比,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所以高中历史教学应基于一定的任务,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给学生设置一定的任务,既可以用问题的形式或以概括主题、目标、意义的形式,也可以用图表或演示的形式,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学生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或查阅历史资料、讲述、表演的形式来完成这些不同的任务。任务也可以通过小组或同伴合作的形式来共同完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历史的乐趣。这样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才能够真正的得到转换。历史教学强调的是高效性,为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依据不同的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4、利用小组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合作任务和问题,根据学生特点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情层次进行小组分配,比如,有的学生不爱表达,就需要搭配比较外向喜欢表达的同学,组合起来可以带动不爱说话的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然后由组长组织进行小组活动,教师从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辅助作用。这样利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更能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师生情感。如在学习“卓而不群的雅典”这一节内容时,课前先让学生查阅一些资料,以下面几个问题为学习目标:如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原因、雅典民主形成的过程、三次改革的内容及评价、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然后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各小组写出自己的结论,再由小组代表或小组长发言交流,教师只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总结。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的角色,尊重学生,以学生为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断探索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祁胤龙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