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探索

作 者:朱增英 (甘肃省康乐县胭脂初级中学,甘肃 康乐 731500)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大量运用于教学的情况下,本文拟从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生机,二、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是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功能及其效应促使地理教师职能向多方面转变发展,四、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白板的有机结合,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趋完美四个方面来阐释地理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点滴体会,旨在说明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的重要辅助作用,从而用于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学习知识的辅助器,开阔视野的照明灯的作用与功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密切整合,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理教学的发展,也为地理教学开拓了新的探索领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地理教学;对趾点;动画演示;整合;探索
在中学设置的各种学科里,地理学科涵盖的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在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世界观教育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知识的范围极其广泛,上包括天文,下触及地球表面5.1亿平方千米的任意地方,特别是一些抽象的、间接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难以理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贯通广阔时空,浓缩地理事物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抽象的、间接的、难以感知的、陌生的知识,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
现代信息技术的传递功能远比教师自身传递信息的功能强大,它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计算机技术是多媒体的首脑,操控着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收发,它运行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计算机技术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的特点,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充分结合,有利于创设更接近实际情境的虚拟化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使多种媒体交互使用,迅速、方便。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地理教学不但体现传统单媒体的功能,而且通过三维影视宏观纵览地理环境,微观放大展示地理模型、标本,使地理课堂能够比较生动和直观地模拟呈现地理现实。地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交叉、重叠或反复使用不同的媒体来升华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使媒体转换更方便迅速,可替代地理教师现场的讲解、板书和演示,尤其对重复授课多的地理教师来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减轻教师重复、繁杂而机械的劳动。在练习、复习过程中,它代替板书的优势更能凸显出。复习时,地理老师可把平时讲课的课件复制修改成含重点内容的简练课件,展示过程既节省板书、板图时间,又增加课堂的容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效果又好,真正是多快好省。
1.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使抽象地理知识的可见、可感、可理解性增强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讲到地球的自传运动,我们讲从北极看,地球是自传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旋转。由于这种知识抽象难以想象,不好理解,我们把地球的运动知识做成幻灯片,加上动画来演示,使学生能够从图片中既看到地球的转动,又看到转动的不同方面,从而使学生借助可见、可感的视觉触觉效果来理解。讲解公转运动,在讲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移动时,如果配以幻灯片动画演示,学生可以观察到地球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轨道的方向等,变抽象为直观,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效果会更好,使学生觉得抽象的地球运动知识并不抽象,而是可以具体感知的,可以借助形象思维理解的。否则,我们只能是画图讲或者是拿着地球仪做比划,结果是费力、效果差。高中地理复习时遇到求某一地或一点的对趾点的坐标,学生对于对趾点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成立体的球面图片,并配上动画演示,使立体的复杂的问题能够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理解起来就不会存在困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遗憾的是我们在教学中还没有做到这点,因而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解决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使学生学习层面发生明显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当今地理课堂教学,使中学地理教学在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又能够使宇宙空间的自然现象在学生眼前呈现,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觉印象深刻。现代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直观性强,打破时空界限,可以变静态为动态;恰当合理的运用可以化难为易,变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加感知性,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地理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对初中生和高中生讲南极的环境和气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用图片演示那里的环境与气候特点,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感觉新颖,仿佛有到南极做了一次难忘的“旅行”的体会,不会轻易忘记所学的相关知识。这点可能初中地理教学中已经做到了,但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设备以及课时限制,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弥补。
同样的,我们在讲到有关沙漠的地理知识时,充分利用地理图片和有关沙漠的课件,一定会使学生对于关于沙漠的知识掌握了解得全面、细致、深刻,不至于我们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使学生学得乏味、枯燥、呆板。
还有,学习距离我们遥远的大洲的地理知识,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我们理解、探索知识,才会使自己的教学不显得呆板,不束缚于教材,而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彰显现代教育特色和地理学科特色。虽然我们的脚力有限,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我们依然能够周游世界;虽然我们的视野局限,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我们仍然能够瞭望广袤的宇宙。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使课程资源可以反复演示,让文字显示停留时间延长,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效果好得多,对反应和理解能力弱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接受知识帮助作用大。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这一方面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多功能直接带来的,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化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带来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结合的速度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只有做出快速反应,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习惯才会随之形成。
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精心制作成容量合理、重点突出的优质课件,留有足够的学生活动时间为学生提示学习环节,如做笔记、看图、阅读、思考、活动,设计好自动播放的时间,让学生对尽快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困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产生的良好效果的生成,不但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而且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思考、理解和储存地理学科知识。
二、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但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采用集体创作的高技术多媒体模块,结合自身特长和经验,编辑出可随时修改的课堂教学课件要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进行设计和开发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着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加以运用,现在还可以结合课本后所附的光盘进行选择性运用。
课件的先进设计技术和良好视觉听觉效果的巧妙嫁接并不是优质课件的专利,优质课件要把教学内容、学情、经验与课件设计技术结合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使教学原则的体现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呈现达到较完美的体现。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地理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的表现形式,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的发挥它代替不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不同教师的学识、个性、经验等,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形成不同,最终造就不同的个人教学风格。
对于教师个体来说,运用计算机以及网络进行备课和设计课件,采集、处理和创新信息,测评教学,课堂授课等等,是一个庞大工程。每个教师都学会制作复杂和高难度的多媒体教学产品是不可能的,教师群体分工合作来建造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产品和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合理分工,群策群力,最后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地理教师之间要相互协作,体现教师的合作精神,具体分工,个别负责课件的基本板书、课件的素材模块、题库,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智慧,打造出富含高技术品质、体现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具有创新特色的适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教学产品,减轻个体劳动强度,优化教育资源,最终做到资源共享。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功能效应促使地理教师职能向多方面发展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地理教师摆脱了繁杂的课堂操作和灌输知识的束缚,它同时也促使地理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开发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广阔前景。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教学课件,地理教师不仅要巧妙构思地理知识的结构编排,还要充分应用声乐和美术知识来补充设计课件,达到完美的视听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使课件表现形式与教学内容完善统一,要合理设计动画效果,巧妙安排教学活动环节,要合理用普通教育学、视听心理学和素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际。这样运用经过自己设计的教学产品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师生交流才能融洽,才能收到期望的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不断延伸和完善,学校教育中教师 “教书匠”的功能在不断降低,教师的课堂“导演”角色得到明显体现。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有些被现代信息技术替代了,课堂现场的主要工作是控制教学进度、组织讨论和解答问题等。课堂外的教学设计、编制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节目、处理和创造教学信息、参考教学资源等非课堂教学任务,已成为教师不得不考虑的工作部分。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结合下的地理教育,时间上在延伸,空间上在扩展,学生学习和地理教师劳动的时间和空间也随之延伸和扩展,教师劳动强度在增大,对综合素质要求在提高,促使教师的职能向多方面发展转变。
四、 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白板的有机结合,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更趋完美
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白板的有机结合,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更趋完美,使地理教学骤然变得有趣、易学和高效,犹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教师而言环保,有利于教师的健康,不仅教师边讲解边书写的授课习惯延续了,而且使数字化的内容得以呈现;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呈现材料和演示软件的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信息量大;使教师能方便地利用各种类型的资源,促进师生交流,促进教师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使用。对学生来说,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更愉快和更具趣味性,学生可以得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在高三复习时,把许多空白地图传入自己备用的U盘或电子白板软件的资源库中,上课时直接打开U盘或从资源库中调用,让学生填绘,把学生“学习地理是在地图上进行充填的学习活动”的说法得以充分体现。在放视频或flash动画时,让视频或动画停止播放,教师或学生能够随时在静止的画面上进行批注和填绘。这种课堂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教师能够更加自主地运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原有教学课件交互性较差的不足。
当然,高三复习时遇到类似“若图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35°或45°,为某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分布图”的问题时,利用中文PowerPoint 演示文稿来处理旋转角度比较得心应手,随意自如,学生也能看到旋转一定角度的图示,十分有助于问题的理解与解决。
总的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学学科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它拓展、延伸了现代教育教学,我们需要花心思,花精力去琢磨、掌握、钻研、探索。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因为,地球博大,世界广袤,宇宙浩瀚,个人渺小,人类经历和阅历的又特别有限。初中地理的世界地理知识囊括全球,高中地理知识又包罗万象,仅靠传统的有限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学地理学科来说,既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辅助器,又是学生开阔地理视野的照明灯。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的密切整合,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理教学的发展,也为地理教学开拓了新的探索领域。
参考文献
[1]李万龙.电子白板与地图教学[J].地理教育,2007(6).
[2]孙双进,杜英丽主编.走向高考 高考地理全国版[M],北京.2010.
[3]马贺山.地理课件的制作和应用[CP/DK],“国培计划”2011年10月甘肃省中小教师培训初中地理专家培训资料.兰州.2011.
[4]吴京华.优化多媒体地理教学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