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作 者:赵腾飞 (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517200)

 摘   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深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高中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主要的教学内容包括营养物质、生物生理本质、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可见,高中生物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前言 
  在生物学科中渗透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常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健康教育,包括思想健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本文笔者就主要从高中生物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在生物知识传递过程中渗透健康教育
  生物这门学科就是对大千世界的生物进行研究和剖析,了解其生长发育的过程。而人类自身也属于生物的一种,也会涉及到生老病死的问题,所以如果将高中生物教学与健康教育有效的结合,那么会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意义。 
  首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内容就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加入一些健康教育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对原有的知识点做了更加详细的阐述和剖析,而这些健康教育知识可以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来自医学界最新的权威知识,从方方面面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其次,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实验课程设置也可以更加新颖,在一些实验课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实验的知识内容,添加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疾病预防的关键性,这样目的直观的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防范意识。
最后,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评价上面,教师要合理的控制好健康教育与生物教学的关系,适当的逐步的渗透健康教育知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本末倒置,要让健康教育在无形间渗透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得学生的生物成绩得到提升,健康意识也得到提高。 
2、在生物课程内容中渗透健康教育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关于生活、生命的学科,其研究的就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有人体发展和人体健康相关的知识,我们教师在挖掘生物教材中本身含有的健康教育内容的同时,还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内容,将更多与健康相关的内容引入生物学科之中。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可以增加青春期性知识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很脆弱和不稳定,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就已经讲了相关的生理卫生知识,但由于实际中很多学生对于性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照本宣科或者难于启口,这就使学生缺乏自身调节能力,在生理发生变化时自己不能及时调整和疏导,致使出现心理阴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知识,联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对青春性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树立正确的生理认识,从而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是增加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教育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到人体健康运行的各要素,使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杜绝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形成;使学生都能根据生活知识进行相应的调整,养成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课堂教学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比起身体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更重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正常的情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此笔者的建议是结合课本教学,教会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力。人生道路布满荆棘,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讲一些生物学家的事迹,以这些事迹启发学生,教会学生面对困难时所应具备的态度,比如在讲袁隆平的杂家水稻实验时,通过讲述袁隆平历经各种困难和不成功但始终没有放弃最终在机场边找到的杂交水稻这样的一个事件,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不抛弃、不放弃,最后一定会成功。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遇到挫折时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4、在课外实践中渗透健康教育 
  课外实践包括课后作业,课后综合实践活动。要想真正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生物教学之中,我们就必须要强化课后实践。比如在练习题中的渗透健康教育。通过编制新型生物练习题,在习题中渗透健康知识,能够使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和接受健康教育两不耽误。以编写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部分的习题为例,教师可以把一些健康急救的常识写入题干:心肺复苏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病人的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主要用于心脏性猝死等危重急症以及一些意外事件造成的心跳、呼吸暂停,如触电、溺水、急性中毒和创伤等。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通过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等方法来恢复心跳,或者以开放气道、口对口吹气人工呼吸等来恢复呼吸。这样的题目,就可以使学生读题的时候了解一些应急处理的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健康知识的印象。 
结束语
一言蔽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健康教育在高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生对于新知识充满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世界会进行自我探索,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容易走上歧途,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营养科学与中学生的饮食健康教育[J].张莉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J]. 余小鸣.中国健康教育. 2005(05).
[3]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 金志秀.教育探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