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语言与交流课程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高中语言与交流课程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业指导模式的构建

作 者:崔 丽 (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 12200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与新高考视域下学生发展指导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70562)成果

 
摘   要: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学习论领域,对学生学业的发展指导与自主学习被看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其实质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学习上的正确指导。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与学业指导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自主发展;学业;指导模式
20世纪80年代起,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流的自主学习观得到国内外众多教育家的关注。它强调以学生为主,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学习者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学生进人高中后,更多地面临心理、社会发展方面的“成长的烦恼”。高中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在这个多元开放的社会,高中学生很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中出现价值选择的混乱和迷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高中学生还面临着人生的一系列重大选择。比如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如何选科?升学和就业之间如何选择?升学专业与将来的职业规划之间如何选择等等。这些选择都应该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潜质,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职业的基础之上。学生面临的选择越多,必须做出抉择的领域越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也就越多,也就越离不开学校教师对其进行的学业指导与帮助。
一、高中入学教育指导
高一学生之前往往沿着不需要自己思考与选择的既定轨道走入高中,不知如何安排高中乃至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普遍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因此高一学业规划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学业规划的重要性,提高规划意识,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认识自己,对高中三年进行初步规划。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要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法指导。
二、学法指导与学习技能改进
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认识: 
  1.课前预习讲方法 
  一篇新课文,学生如果预习不到位,那么他们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解决生字词;第三种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用老师教的“三读二查一见疑”法。三读,就是要求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一读——默读,也即最初读课文,要手脑并用,圈点生字词,勾画重点句型及长难句,粗知课文大意。二读——朗读。学生再读课文要出声、口脑并用,理清作者思路,筛选信息,熟悉课文内容。三读——精读赏读。这是更高层次的读,要把握课文要点、推敲文章、概括主旨、吃透重点句型及长难句。二查,就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即查字典、词典其他工具书及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等作粗略了解。一见疑,就是要求学生将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标注在书上,并写出自己的观点见解。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不断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2.课内自学指导逐步深化 
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自学得好,教师要做一个出色的导演,我指导课堂自学主要有以下步骤:1)、以检查促自学。就是在课堂上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起督促作用,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检查,老师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快速捕捉要点的能力。 2)、讨论解疑:即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这是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的问题,首先应当是学生在课前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讨论,师生首先解决,然后教师把备课时精拟的有关课文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讨论的方法有两种:①小组讨论。在分组讨论中,教师来回巡视,也可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适当点拨启发、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②集体讨论。讨论后,学生对问题举手发言,也可把学生请上讲台,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对于一些仍有疑难的,学生学了也不解的,老师就要教了。在课堂自学指导中,老师要做到有张有弛,有放有收。
  3.以生为本,自主复习 
  教师布置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不同的复习阶段应有不同的复习要求。 
三、升学方向指导
三年的高中生活结束后,学生们普遍面临着人生的最重要的抉择——自己到底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让高中生们倍感困惑:择校抑或择业?如果择业,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这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关指导,高中生在升学及专业的选择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所以,帮助学生做好升学方向的指导亦是重中之重。指导的前提条件是要了解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当前的经济状况;亲人和朋友的影响;帮助学生分析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对专业的影响;个人兴趣、志向对择业决策的影响;个人能力、体格、气质、性格、价值观对专业的影响。力争做到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择己所需。
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应该具有发展性功能,这种发展性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致力于学生一般能力的普遍增长,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一个人能否良好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良好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指导和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在培养认知指导思想精神上又有自我发展。真正地做到自我意识,锐意进取,  良师益友,集思广益。
参考文献
[1]李栋,(2011),台港沪三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程方平.2009-2010年中国学生成长状态研究(7)-对高中生生活状态和教育状态调查的点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2,(9).
[3]陈永胜,(2010),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6.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