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基于“汉式英语”写作例析
作 者:张 静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 010010)
大
中
小
摘 要:英语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涉及到学生词汇量的多少、正确运用单词造句的能力、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的能力以及能否按照英语习惯正确表达的能力。在实际的英语写作中,很多学生虽然有很扎实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却习惯于按中文思维来进行表达,从而出现了汉式英语。本文笔者主要探讨初中英语写作中常见的“汉式英语”现象,重点分析引导学生走出“汉式英语”困境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汉式英语”;英语写作
前言
所谓“汉式英语”,顾名思义即是在英语写作或者书面表达的时候,学生总是按照自己母语的语言模式来思考,写出不纯正的英语。其严重制约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制约学生英语交流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出一些减少或者避免出现“汉式英语”现象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否则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不利于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汉式英语”的典型例析
1.1词汇使用中的“汉式英语”
词汇是英语写作的基础,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根据字面意思翻译,让英语的每个词和汉语的每个字一一对应,将汉语的某些字或词语的译文直接套在英语单词上造成词不达意的错误。
比如,有的学生写作时常这样写:Smoking is harm to your body (health),由于汉语“身体”有两重意思,既可指“躯体”也可指“身体健康状况”;而body只有“躯体”的意思。该句所表达的意思显然是指“身体状况”。但学生因受汉语影响而误用了body一词。这是因为英汉词义范围不同,无法一一对应,如果要勉强死译的话,必然要造成张冠李戴的后果。再比如不符合表达习惯的现象:如“吃”通常eat,但英语的eat只限于就餐或吃水果之类,而在其他许多方面,汉语的“吃”却用了其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如“吃药”不是to eat medicine而是to take medicine ;“吃亏”to suffer losses,“吃惊”to be shocked,等等。
1.2句法表达中的“汉式英语”
有些学生的英语作文,虽然没有语法方面的错误,但是读起来觉得表达生硬,不够流畅、不够准确,有明显的“汉式英语”的痕迹。
比如:“Tina married with adoctor.”此句中的“with”其实是多余的,正确的表达应为“Tina married a doctor.”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原因就在于对“marry”一词掌握不熟练。汉语中,我们说“和某人结婚”,而英语中,其实“marry sb.”已经包含“和某人结婚”的意思。如果再加上一个“with”,反而画蛇添足。这个例子就体现了由母语迁移而造成的“汉式英语”。
2、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避免“汉式英语”的策略分析
可见,如果一味按照汉语思维翻译,没有考虑到用语环境及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错误就在所难免了。对此,笔者建议我们从如下方面着手,帮助学生走出“汉式英语”困境,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2.1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播放英语视频
英语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使学生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准确地理解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英语电影和小视频,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学生学到真实的英语语法,学生会通过倾听电影中的声音和观看字幕,理解如何翻译英语,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自身的倾听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准确地应用英语知识。比如:在学习“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教师可以播放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2.2培养英语思维,指导学生正确表达
要真正掌握规范的英语就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感”。形成英语思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而且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需要丰富的语言环境。在口语方面,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比如通过复述故事、角色替换、情景对话、采访汇报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乐在其中,从而增强语感。在听力方面,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原汁原味的听力材料,并鼓励学生课外多听英文的原版材料,如英语新闻、歌曲,多看英文电影,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往往能更感兴趣,也能吸收更多“营养”。在阅读方面,同样也应引导学生多读英文书报,感受最纯正的英文表达。
2.3文化输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化背景角度学习英语
英语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文化交际和传播。只有学生对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社会心态等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使用英语时才有可能减少或避免一些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错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我们经常说“读写结合”,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老师们除了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最好能引导学生将英语与汉语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学生会逐渐了解西方人的写作习惯和表达特点,意识到中西方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差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小结
要想让学生不出现“汉式英语”思维,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时刻注意,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让英语真正成为我们的学习工具,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达到想到就能写出,而且都是纯正的英语,使学生写作中不再出现“汉式英语”。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的文体关注——兼谈中学英语写作教学[J]. 吴显友.课程.教材.教法. 2006(07).
[2]英语教学与英语写作中的汉式英语[J].蔡基刚.外语界.1995(03).
[3]从学生英语写作错误看写作教学[J].杜金榜.外语教学.2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