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 者:董文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诚谏中学 543211)

 摘   要:在教学时间当中,本人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对课程的内容模块兴趣点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以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重点,简单阐述了差异化教学的概念,根据教学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结合,建立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分层次教学法的使用;构建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1、序言
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各学科都以原来的教师为主体,开始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新课改强调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许多物理教师却没有区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传统课程教学的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学有余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很吃力”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全面掌握物理学科知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差异化教学的概念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引导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差异化教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赋为导向,通过教师有针对性、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学引导,激发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扬长补短,取得学习的进步和完善。在教学实践当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天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存在,针对性解决,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具有个性差异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从而促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应有的进步和提高,这就是差异化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和动机。
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3.1以学生为主体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应用差异化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物理教学。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建立差异化的认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课堂提问的设置也要具有针对性,对接受能力强并且物理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题目进行课堂提问。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针对性提一些适合该学习阶段和学习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发言。教师可以围绕不同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同学以及不同学习兴趣的同学,组织学习兴趣小组,鼓励兴趣小组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在安全情况下,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3.2教学内容与生活向结合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应用,需要将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从物理学角度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启发。将教学的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热情的提高,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结合生活实践,再从生活追溯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有效增强初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持久的专注度和执著的探索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更认真的观察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利用物理常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教师可以将课本知识有效结合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引导学生对物理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与深入探讨。例如,学到“光的传播”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我们平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教师将这样的生活化问题作为引导,先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再展开课程教学,教学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3.3分层次教学法的使用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生存在的能力方面的差异,通过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经过几次测试,确定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和学习能力差异,从而确立分层的标准。其次,根据初中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设置,例如,针对课程教学内容分层次提问的问题难易程度的划分、分层次作业设置以及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要针对学生接受能力和基础掌握程度进行问题的分层提问,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至少可以理解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进行深层次复杂问题的解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物理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提问一般难度的问题,尽量不要超过学生的能力接受范围,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学生能力的提高才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物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提问一些简单的概念或者较为基础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初中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3.4构建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同教学方法是使用,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偏好产生共振,引起不同层次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不同类型学习方法的兴趣,从而实施差异化的教学。例如,在物理教学当中合作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完成对学生的物理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编入不同的物理学习兴趣小组,每一组都穿插一到两名物理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合作探讨,完成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交流合作,师生共同参与,进行优质学习资源的有效分配,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发挥学习小组当中尖子生的优势。教师还可以在物理教学当中,引入情境教学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和认知结构,创设物理课堂教学的情境,通过这样的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物理学习方法,有效促进各个学习层次学生学习取得进步。
4、结语
本人认为,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需要结合教师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运用物理课程教学的规律,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结合学生认知层次,充分使用分层次教学方法;构建灵活多言的教学方法体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家浪.差异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9(05):43-44. 
[2]赵尧敏,李英华,刘红燕,张留学.物理化学实验差异化评分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8,35(05):63-68. 
[3]曲曙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94-95. 
[4]孙梅红.初中物理课堂差异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151. 
[5]潘洋洋. 善用“学生优势”开展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董文平 男 1977、12、汉族 本科 初中物理教学,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