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村小学德育空挡问题探讨
作 者:罗伦华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安定小学 542815)
大
中
小
摘 要:在我国,农村人口较多,抓好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轨道上发展,真正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功效是迫在眉睫,意义重大。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导致了农村小学德育陷入重重误区,甚至一度进入空挡期,这无疑让本就缺失的德育教学雪上加霜。本文笔者就简要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谈一谈当前农村小学德育空挡原因以及补档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教育;德育
前言
近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的现状是越来越不乐观。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太多。比如,许多的电视节目为“老板”“大款”“明星”们歌功颂德、宣扬物质至上,侵蚀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一些庸俗的、劣质的图片、故事以及言情玄幻小说流入校园,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食粮”。这些无疑加重了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难度,也在呼唤农村小学德育重构。而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接下来笔者就重点分析如下几点:
1、农村小学德育空挡原因分析
目前,虽然我国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但是学校育人观念不明确,考核机制不健全。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好遮百丑”,很多学校一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也往往是上课、讲作业。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直言:“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
其次德育缺乏实效。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
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有的简单粗暴、有的溺爱有加,更有甚者,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除了教育观念方法上的偏差外,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通、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进行,影响了家长配合教育的积极性。这些都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德育工作则放在“第二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被淡化,德育依然处于空挡位置。这也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
2、填补农村小学德育空挡的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
2.1提高德育队伍的“战斗力”
首先,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育人能力。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是一支关键而重要的力量。要挑选好班主任人选,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加强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成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路人。
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要建立并落实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2.2建立良好校风和班风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其道德认识与学校和班级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校风和班风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能不断得到扩展与发扬光大,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2.3构建德育实践活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各种高尚的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活动中学,通过游戏活动使得美德的形成是最切实的。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因此,我们要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锻炼,要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各种实践和体验中去感悟生活,受到教育。
2.4加强家校合育,形成教育合力
三字经里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教育影响,而家庭教育有着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优势,针对性强,教育起始年龄低,有特殊的亲子关系。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角度讲,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这块“资源”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形成合力,引导孩子向上。如通过家访、信访电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上课等形式,教给家长科学的教子方法,共商教育子女良策,达到对孩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从而收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之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德育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新时期教育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培养,重视学生思想发展,真正培养有思想、有道德的健康社会人,而不是将学生打造成只懂学习的“机器人”。对于农村小学德育,更应该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打造文明校风班风,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共筑家校合作之路,填补好农村小学德育空挡,让农村小学德育之路更平稳。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田晓丽.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2]大中小学德育:割裂与衔接[J]. 张洪高.中国德育.2018(19).
[3]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应警惕的三种倾向[J]. 薛元荣.中小学德育.201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