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外国文学作品的多维度阐释

外国文学作品的多维度阐释

作 者:樊涛林 (安徽省颍上第二中学,安徽 阜阳 236200)

 摘   要: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选择外国文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开阔视野,学习外国文学的精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多维解读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外语文学教学效果,有必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多维解读。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作品;多维度
引言
如果说文学作品的解读是作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那么文学作品就具有更深的价值。本文从多维视角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希望促进外国文学作品的良性发展,这对中学语文教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1、从作者的心理过程来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意义的来源主要是作者,作者赋予文学作品意义的过程是从困惑到清醒,从朦胧到明晰,从兴奋到平静,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不断萌发、成长和绽放,文学作品意义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必须由作者的精神声音来驱动。作者的精神声音之所以能够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产生有益影响,是因为它向着"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思维方向发展。了解作者的心理过程,可以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意义内容和写作手段,揭示文学作品意义的奥秘[1]。首先,作者的心理过程是朝着"为什么写作"的方向进行的,它对文学作品意义的表达起着指导作用。其次,作者的心理过程向着"写什么"的方向发展,促进了文学作品的原创性。然后,作者的心理过程朝着"如何写作"的方向发展的,这对文学作品中新的、腐败的、雅俗共通的意义传达方式产生了规范作用。例如,在《复活》一书中,作者首先以人民的名义审判了"法官",揭开了沙皇官僚、官方牧师和坐在法官席上分析他们肮脏灵魂的黑帮代表面具。更深层次的考验是在聂赫留道夫的灵魂中进行的,他是造成聂赫留道夫不幸的第一个罪人。通过对上层统治阶级的分析,作者发现真正的罪犯是那些拥有生死大权和制定法律的,他意识到"同类相食并不始于森林,而是始于部委和政府机构。"聂赫留道夫走到穷人的最底层,看到农民在饥饿的边缘挣扎,他认识到"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和当时一样明显,唯一能养活他们的土地已经被地主夺去了。"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也探讨了男女主人公关系中的社会因素和阶级对立,将社会主题与伦理主题紧密结合。作者还通过描写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2]。
2、从文学作品的主题维度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主题维度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将作品的固定主题注入学生的思维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文学中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中国为了欣赏阅读,有必要尊重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个性特点,而中学生的其他各种因素影响,激发学生探索的主题从不同的维度来把握原始主题,在主题开始的前提下接受规则,揭示文学理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分析、分享、比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再创造能力[3]。例如,《复活》是托尔斯泰晚期的代表作。此作品中作家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抛弃了传统的上层地主和贵族阶级的观点,用农民的眼光重新审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经历,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社会的真实图景。所以这本书的主题是托尔斯泰对国家机器最冷静的现实主义抨击。
3、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维度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任务探究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角色的思考和探究;性格分析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中注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而忽视了人物形象所带来的生活灵感或生活感悟,这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不一致。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它使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涵,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命感悟或生命感悟[4]。在《复活》中,作者用真挚的同情和爱来描述卡秋莎·玛丝洛娃,就像"千言万语,千言万语"一样,当我们引导学生从新的、现代的视角去探究文本中的核心人物时,我们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精神体验和情感价值,适应社会现实、自然和生活
4、从文学作品的学生维度解读外国文学作品
要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学生必须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问意义之门。学生需要努力理解文学作品中意义的来源和形式,如果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自我表现"的使用造成的,那我们就可以分离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跟随作者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走进作者,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特殊的运动从而更加理解阅读的文学作品。其次,学生需要尝试从文学作品中解读作者笔下人物的意义,作品中描写的命运和生活的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不仅在阅读和理解了文学作品的意义,而且还提高了自身的创作和改写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也要求教师和学生从"进入情感"到"移情",尤其是在"进入情感"中能够读懂作者复杂的思想,能够承受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痛苦、煎熬。在"移情"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将作者复杂的思想传递给社会或传递给自己,也可以与作者一起探究这种思想和情感对公众的影响和反映。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在资本主义的力量的影响下,看到国家机器——暴力的加强、农村社会道德下滑和破产。因此,在师生"移情"的过程中,文学作品会对师生产生的震撼和影响,从学生角度来解读文学作品就具备了更为现实的意义。
结束语
多维度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有利于发现文学作品不断变化的意义,发现作品的本质和作者的思想,能帮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内涵,并帮助教师和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加强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的角度理解外国文学。
参考文献
[1]张杰.俄罗斯哲学史的多元主义阐释——评斯托罗维奇新著《俄罗斯哲学史》[J].外国文学动态,2006(2):32-33.
[2]王丽亚.批评理论与作品阐释再认识——兼与殷企平先生商榷[J].外国文学,2002(1):78-82.
[3]张文君.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跨文化阐释[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0):61-62.
[4]王书玮.多维视角下的日本莫言文学阅读[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7(2):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