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爱施教 以情动人——试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以爱施教 以情动人——试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作 者:张春红 (山东省泰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凤凰小学 271000)

 摘   要: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要求学生文质彬彬,德才兼备;荀子说:“为人,人也;舍之,禽兽也。”因此,我们学校也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当前素质教育的首位。作为新时代小学班主任,更应该做到真正关爱学生,以爱施教,以情动人,教书育人。下面笔者就从自己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出发,谈一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关爱
前言
  “人之初,如玉璞。”小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孩童抓起。目前,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求知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应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让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那么怎样做到这些呢?笔者最近看《师德启示录》,时,心灵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认为师德中“爱”是根本所在,我们应从热爱学生做起,永远做爱的播撒者。 
1、应微笑关爱学生,让学生敢于靠近我们 
  无论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微笑。教师的眼神,真实自然,有一种特有的神韵美。而教师眼神中所传送出的笑波应是教师内心预约情感的真实流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胆子较小,他们愿意当旁观与聆听者,而不愿意当表演者,他们把掌声给了别人,自己非但得不到掌声,也失去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而教师的微笑可使学生靠近你,亲近你。让胆子小的,自信心不足的孩子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从心理上感到满足。 
  当然,微笑也是对学生最好的肯定,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这时,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学生的最高奖赏。 
  2、用宽容之心感染学生,让学生信服我们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宽容博大的心,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可见,在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3、做到严爱有加,让学生敬重我们 
  宽严相济,在表扬中有批评,在批评中有表扬。“爱”并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方可使学生感到教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教师。同时对于学生所发犯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加以指正,绝不姑息。其实,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能让步。 
  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笔者经常在班会课上告诉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活在世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接受一定的约束,教师正因为爱护你们,才要对你们严加要求。在学生的面前,笔者尽可能地做到为人师表,表里一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去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因此,为人师表者要努力摆正自己做人的目标,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4、率先垂范,用自身表率去熏陶学生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言行对学生起着模范和榜样的作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思想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有着天生的“向师性”,他们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并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中模仿着教师的榜样去做。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如果自己都做不到,根本就没有资格去教育别人,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育才会具有说服力。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规范,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勤奋投入,精益求精;对待同事要坦诚善良、宽容互助;对待学生要关心爱护、尊重公正;在日常生活中仪表端庄,服饰高雅,说话文明,举止规范,给学生树立一个文明道德的榜样。
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却蕴含无尽的人生道理。教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所以,在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不断磨合中,笔者总是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吝啬自己的爱”,要奉献爱,要用情动人,用爱育人。
 
参考文献
[1]漫谈如何高效开展小学德育工作[J].杨淑霞.学周刊.2017(28)
[2]浅谈小学中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德育教育[J].王秀云.中华少年.2017(24)
[3]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49. 
[4]郭彩琴.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4,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