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男教师状况分析及其思考
作 者:朱建华
(广西桂林市华侨小学,广西 桂林 541008)
大
中
小
摘 要: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在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中始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我国教育领域中男教师的比例逐年减少,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在小学教育中尤为明显,出现这些问题有社会的层面,国家的层面,也有个人的层面。如何分析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整个教育行业,甚至国家接班人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师;失衡;原因;措施
一、小学男教师的性别情况分析
我国小学男教师不但比例非常小,而且分布也不平衡。2001年我国普通小学专任女教师为52.16%,2008年为56.36%.而在2010年上升到57.9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普通小学专任女教师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11年10月,对青岛市9所小学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学校男教师所占比例总体都在三成以下,大部分小学的男教师不足两成,而在广东省的白云区,男教师比例低于20%。总体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男教师的比重越小。更严重的是,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还在继续恶化中。现有的教育体制中,男女教师比例不均衡,尤其在一些个别的科目,例如语文,该想象更为明显。
二、是什么原因造成男教师的“稀缺”呢?
(一)经济收入低下
在中国的传统中,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更多的承担家庭买房买车,养家糊口的责任。而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同其他行业岗位相比普遍偏低。随着经济水平及物价的飞速上涨,小学老师微薄的工资很难维持一个家庭正常的开销,况且教师的工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男教师坚守他们的岗位,“出逃”到其他系统行业也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很多人看来“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觉得男性从事小学教育是没出息,没本事的表现。这种观念自古就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许多优秀的男性从事小学教育事业。也有人认为小学老师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以及更好语言和感情的表达,这样的工作更合适女性来做。而且觉得小学教育是比较低层次的工作,远不如大学和中学的老师。
(三)职业成长有限
很多行业随着入职年限的增加,收入和职位会有很快的提升。而以小学教师为例,一个本科毕业的老师,评上“小教一级”后需要五年以后才能有资格评高级职称,而且这个过程的待遇几乎没有太多变化;况且真正能在五年后顺利评上小教高级职称的少之又少。
三、改善小学男女教师比例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待遇。这提高待遇不仅仅只是在提高工资层面,也要在其他生活保障上。国家应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入,让男教师通过工作上的努力能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保障家人的生活。不拖欠教师的工资,保证教师工资能按时按量发放。通过社会关注,政策优惠,政府扶持,个人努力完善教师在买房,租房方面的优惠。进一步完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条件。根据行业特点简历完善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各种合法权益,让男教师能安心投入到学校工作当中。
(二)把教师纳入到国家公务员管理系统,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我们可以参考德国,韩国,芬兰等国家把教师纳入公务员系统的做法。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师流入到政府系统,而鲜有从公务员系统到教师系统的,尤其是基础教育。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在培养下一代,纳入到公务员系统,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从根本上稳定了教师队伍,对祖国的长远发展更加有利。受教育权是以国家和政府责任我前提的一种社会权利,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教师是代表国家向接手义务教育的公民履行政府职责,应当把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
(三)适当调整师范院校招生的性别比例,扩大男性招聘教师岗位的比例。师范类院校招生时,可以适当向男生倾斜,比如,降低男生入学分数,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男生,规定师范类专业男生不低于某一比例等。如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曾在招生政策上就向男生倾斜,在录取时有下降十分的优惠,有效促进了男生报考师范专业的积极性。在公办学校教师考试时,可以根据当地男女老师的比例规定招聘男女教师的人数,招聘时男女老师分开招聘,而不是一味男女混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四)完善体制,改进对男教师的管理方法。改变目前清一色女教师当家的做法,让更多的男教师走进课堂一线上主课,担任班主任等工作,给表现良好的男教师有适当的上升空间,鼓励男教师从教。从性别出发进行教材与教法的研究,目前,小学的教学更多偏向女性的气质,可以根据男性的特点评价男教师的课,从而更科学得评价小学男教师。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国的教育氛围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大学和中学的教师相比是最低的,而小学男教师在教育系统中成了“弱小”群体。在严父慈母的观念里,社会上更加包容温柔耐心的女教师,男教师则容易被看成严肃的,甚至体罚学生的角色。随着网络的发展,近些年,媒体不断爆出各种小学男教师的负面新闻,甚至大加渲染,很容易给大众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无疑给男教师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六)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是人格塑造,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只有素质全面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对于不合格的男教师,可以进行淘汰,另一个层面上也促使男教师们自我激励,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提高教学。
四、结语
小学男教师作为一个少数人的群体存在,存在一些差异在所难免。在工作中, 男女教师搭配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完善。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中的男老师比例不断减小,必定会影响到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只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基础教育才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寻求有效的途径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努力下,小学教育男女比例失衡的现象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莺莺,唐福华,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及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09 (27).
[2]金柯.男青年不愿做教师 上海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值得关注[N].解放日报2004,0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