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问题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王 华 (青岛湖岛小学,山东 青岛 266031)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为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式阅读以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有效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式阅读法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式阅读;应用策略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进而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式阅读法常见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阅读式阅读法就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进行阅读,并形成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深化知识。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不分文体、不讲学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因而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不感兴趣,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而把教师所讲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如果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时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探究知识,则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问题式阅读法也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促进他们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式阅读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
2.问题难度失准
实际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时,有些教师缺乏精准性,有时出现问题过大过难,学生感到难以下手,教师提出问题后出现冷场现象;有时出现问题过小过多,教师满堂问学生赶场答,课堂看似热闹,但是学生处于浅阅读状态。在问题交流时,有些教师提问缺乏针对性。有些难度小的问题,让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让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结果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准备时间不足
还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主动回答。但当学生回答后,又追问一个新的问题,而有些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不出来,则给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使得其他学生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导致教师在阅读教学时提出问题无人回答的尴尬局面。而且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即使使用问题式阅读法,也很少精心设计问题,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影响。
二、问题式阅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知和行是我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时只有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精华,进而主动去实践练习,通过练习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在进行《半截蜡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后,以“为什么说伯诺德一家提出的想法都很绝妙?从文章中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一家三个人的机智勇敢?”作为主线问题,让学生走进文章,独立地在字里行间的阅读、体会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碰撞思维,完善思考。可见,在教师的精心设问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2.精心设计问题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灵活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快速的掌握阅读的相关内容,进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给他们设计合理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训练,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如在进行《黄果树瀑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中作者黄果树瀑布的描写,让学生找出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就可以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中心句展开想象,让他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去看黄果树瀑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进而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模式,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组织他们进行合作讨论,增强他们的阅读自觉性。如在进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通过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问题。如谈迁的信念是什么,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什么一部书稿被遗失就被称之为厄运?谈迁就这样沉沦了吗?什么力量使他重新站了起来?请画出相应的词句,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文章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完善自己得出的观点。在全班学生有效交流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深化、提炼,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深层含义。
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开始积极尝试利用问题式阅读法,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他们在教学时巧妙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阅读教学中,使他们深入理解文章,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18,(11):98-99.
[2]黄丽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8,(10):102.
[3]姜艳丽.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数码设计(下),2018,(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