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

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

作 者:王 梅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中心幼儿园 266300)

 摘   要: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幼儿的素质基础奠定有着重大的意义,幼儿园有责任紧跟时代的步调,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的理念指导下,将现代多媒体技术科学适宜的融入到幼儿教育活动当中去,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教学;运用策略
现代多媒体技术是随着时代进步应运而生产物,它为人们的生活填充上了明艳的色彩。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园的育儿教育中,能够让幼儿从小对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形成一定的意识,激发幼儿探索科技的积极性,同时幼儿教师通过合理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让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赋予知识“活”的生命力,让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立体,减轻幼儿能力养成的困难度,真正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幼儿由于年龄教小,且在上幼儿园之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所以在心智发育上表现的不够成熟。幼儿教师作为陪伴幼儿成长,为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成员之一,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如果幼儿教师活动的开展不是通过对幼儿兴趣的吸引,而是以命令式的要求指挥幼儿,那么幼儿的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而且还会导致幼儿的心灵受到伤害,对幼儿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教师要想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创新,为活动增添创意。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丰富教学活动手段的技术支持,能够根据教师开展的不同活动内容,营造不同情感色彩的活动氛围,让幼儿的情绪被渲染,使幼儿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集中。
例如教师在组织《月亮生日快乐》的绘本阅读活动时,可以先使用多媒体将月亮的图片呈现在幼儿眼前,并且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播放生日快乐歌,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幼儿在教师营造的应景活动氛围之下会跟着音乐不自觉的唱起生日歌,如此一来,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眼、耳、嘴在活动中的协调使用,更让幼儿纯真活泼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使幼儿对绘本的阅读更加的感兴趣。幼儿在积极的阅读动力的推动下,既能将绘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又能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使良好阅读习惯初具形态。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再现活动情境
幼儿因为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再加上抽象思维的不确定性导致对于较为模糊的概念在理解上缺乏信息还原的能力。幼儿教师在过去多媒体技术未曾普及的时期,只能通过口述或者卡片等教具帮助幼儿对所接触的知识进行理解,幼儿在此过程中往往不能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或出现思维集中时间难以维持的情况,因而导致活动开展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端正教育态度,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辅助幼儿获得成长的技能。多媒体技术作为化抽象为具体的一种形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幼儿教师还原教学情境,对幼儿发出参与教学活动的信号,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为幼儿制作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小动画,让幼儿能够通过动画中呈现出的情境联想到生活中相似的场景,让幼儿能够设身处地的感受所学的知识,明白其中的道理。
例如在《蒲公英的旅行》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移动背景的设计,让幼儿直观的对蒲公英飘过的众多地方进行了解,使蒲公英旅行的概念随着场景的变换在幼儿心中留下清晰的烙印。由于幼儿的旅行经历不够丰富,对地域的概念也只有家、学校等这些和生活联系较为频繁的地方,如果教师只通过语言表达,很难让幼儿对旅行所涉及的地域概念形成具体的认知,而当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幼儿制作动画短片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幼儿眼前之后,幼儿对蒲公英旅行意义的理解困难也就迎刃而解。教师巧妙地在教学活动中添加多媒体技术,既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够行之有效的调动幼儿参与思考活动的主观能动,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梳理事物发展线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具体的动态过程,了解这些动态过程能够对事物结果的产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之一,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意识从小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身体和思维的协调发展能够得到锻炼,无论对幼儿的肢体成长还是对幼儿的智力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过去,科学活动在幼儿园中的开展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由于活动中观察的内容较多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幼儿通常需要在教师或者家长的陪护下才能进行,这就导致幼儿的科学观察行为受到了限制,科学观察的活动效果容易受到干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科技结果开始服务于科学活动本身,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规整,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不再受制于时间,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幼儿梳理事物发展的线索,让幼儿对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能够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譬如在《宝宝从哪里来》,幼儿本身对这个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乐于探索问题的答案,是一个比较容易调动幼儿参与意愿的科学话题。教师在活动前可以从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植物种子的变化着手,较为自然的引出《宝宝从哪里来》的课题,再通过多媒体将宝宝在母体中成长的环境展示在幼儿眼前,让精子以及卵子相遇-结合-出具轮廓-五官-四肢-吮吸等一系列的宝宝形成过程以幼儿易于接受的动画的形式反馈给幼儿,让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同样能够理解科学知识,并且掌握简单的科学观察方法。
四、小结
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幼儿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将多媒体技术巧妙的融入到幼儿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的各项潜能能够被充分挖掘,为幼儿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莹.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5(21):10.
[2]王浩.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学周刊,2014 (5):236-238.
作者简介
姓名:王梅,(1987.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青岛胶州市,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所在学校:胶州市里岔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