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

作 者:吴 斐 (甘肃省康县周家坝镇中心幼儿园,甘肃 陇南 746501)

 摘   要:就目前幼儿园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严重弊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较为明显的起因来源于诸多方面,这种情况已经远远偏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本文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幼儿教育小学倾向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幼儿教育回归该有的状态,促进幼儿正常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表现原因;解决措施
1、引言
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越来越少,学业的压力甚至都波及到了幼儿园里。尽管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全都明令禁止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拼音数学的授课,但是这些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提前进行小学化教学。这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强制性让孩子学习的方式会让孩子们丧失兴趣,致使幼儿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十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如何避免这一现象让幼儿们健康成长是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2.1 忽略心智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
通过对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调查发现,由于幼儿尚处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的阶段,思考问题较为片面、缺乏深度。幼儿园教育教学既要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又要引导幼儿养成健康向上的态度,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从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现状来看,整体的水平还不高,采用的仍然是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会将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编进幼儿教材中,甚至存在直接将小学低段教材作为幼儿教材的现象。
2.2 不顾实际情况的独立思考
在当前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幼儿教育教学的正式化越来越强,原本的游戏活动被课堂教学替代,教师越来越多地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思考。虽然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这样的教育方式非但不会发展幼儿的思维,反而会使幼儿思维僵化,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现,思想被禁锢在固定的知识范围内,进而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
2.3 不重视过程的追求结果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学指标也或多或少地体现着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很多幼儿园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把握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只注重评价幼儿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高低,而缺乏对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关心,没有将幼儿的兴趣和喜好考虑在内。另外,幼儿教育还存在教学针对性不强的现象,这种现象导致幼儿教育教学效率不高,不能有效地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更严重的是削弱了幼儿的热情和积极性。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3.1 家长的诉求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在整体上注重以考试成绩作为升学的标准,尤其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标准的高考阻碍了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各种创新教育理念不能得到有效落实。这种教育现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在落后的教育理念的桎梏下,家长要求幼儿“赢在起跑线上”,强调幼儿对知识的掌握而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他们希望幼儿快速发展智力,渴望幼儿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
3.2 缺乏完善的幼小衔接机制
虽然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取消了小学入学考试,但是由于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些小学特别是高质量的公办小学为了优质的生源而开展入学考试或者面试,并按照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升学压力的作用下,幼儿园为了让幼儿升入小学,而配合小学的要求进行小学化的教育。
3.3 民办幼儿园的逐利倾向严重、幼儿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纷纷加入市场化办园的行列,这就造成幼儿园办学体制趋于市场化,为了追求利益,很多民办幼儿园只是一味地迎合家长的需求,不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对幼儿的学习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多数幼儿园在教师培养工作方面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也担当着幼儿教师,他们无法认清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容易出现小学化的倾向。
4、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4.1 家园共建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意识,必须充分意识到幼儿教育的特点和特殊性。幼儿心智远未成熟,一切都依赖于家庭。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合力共建,家庭要积极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不能以“什么都没学到”为由觉得幼儿园教育无用。幼儿园也要积极配合家长,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同心协力做好幼儿教育。
4.2 尊重幼儿的教育成长规律
幼儿教育应当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决不能扭曲教育发展的规律,最好的教育是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就去学什么阶段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考虑到我国教育体系制定了幼儿到小学毕业的完整系统化的学习过程,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跳级读书。如果过早地让孩子接受超出年龄阶段的以后才应该学的内容,不仅使孩子难以理解,也会使他们连本阶段该学的内容也不能够认真细致的把握,反而得不偿失,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幼儿还是应该更多地在游戏中学习,逐渐在心智方面成长。
4.3 加强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步阶段尤为重要,教育部门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做好幼儿教育的培养和监督。教育部门要从严从重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确保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能够顺利推进和实施。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培养幼师,全面提高幼师的教学水平,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和质量,将培养与监督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结语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来自于诸多方面,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因此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家长加强沟通、同心协力,尊重幼儿教育循序渐进地规律绝不可揠苗助长,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强力监管下共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科学合理地进行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权利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文理导航,2017(3).
[2] 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