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教学要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以人为本,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广大的一线教师又不得不背负升学、高考的巨大压力。而且我们也不难看到新课程改革大力推动下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教学生的”和“考学生的”这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当然,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回避矛盾,化解语文教学中的难题,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因此,我个人认为要解决好这个矛盾,首先就应该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出发。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除了组织正常的课堂教学,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就学生个体及小组的学习品质、态度、方法和习惯的培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一切由教师包办;教师的作用也不是对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内容的重复。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要实现学习方式的价值,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入手,最终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目的。在个体学习中疏通文意,落实字词,解决基本问题,记录疑难问题和学习感受,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基本知识的检查,经验心得的交流和对个体学习存在问题的解决,并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共同解决,使个体、小组、教师的经验认识、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做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进行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研究,方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教学进程,理清教学思路
教学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措施的过程。从课堂教学的进程来说,语文课的教学进程最好是做到疏密相间,有起有伏。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集中注意,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坡度缓,进展慢,让学生心驰神往,静观默想,思索回味。这种进程,既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又符合课文内容有详有略的特点,故语文课堂应有一些"变式",但这些变式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眼”和线索来进行教学;在进行小说教学时,应抓住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诗歌教学应抓住其“情感”。如此就能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切不可眉毛派胡子一把抓。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如用小故事引入,或借助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应针对不同的重难点,相应地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程度低与能力强的同学都得到成功鼓励,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对学好语文充满信心。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导学生理清文路、捕捉要点、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
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小问题进行研究,而且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课堂空间。语文学习需要在讨论中得到深化,但教学任务的繁重、时间的紧迫,却往往使讨论开展了却又草草收场。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弱的学生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状态,能力强的讨论也不深刻充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真正的能力培养、自我发展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必须设置高素质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且采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授之以渔,在充足的时间互相聆听,探讨得到最终结论,这种真正的讨论参与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课堂上的研讨不同于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欲望。教师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肯定他们的勇气,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把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喜忧、家庭的悲欢等充分表达出来。如乞丐现象,上门推销,超前消费,绿色食品等等,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样学生真正体会到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乐园。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
依循层级实施训练,进行分步教学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依循层级,分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
“依循层级”,即在宏观上按能力层级进行有目的地阅读训练;“分步进行”,即在单篇阅读中按“通读,整体把握”,“精读,品味鉴赏”,“研读,扩思质疑”三步进行,“突出重点,兼及其它”,即在阅读的三步中不面面俱到,只突出学习该年段应习得的能力。如《季氏将伐颛臾》,编排在解析能力年段,则重点学习“能否整体感知本文内容”、“能否读懂句子含义”、“能否理清三告三对的结构”等;编排在鉴赏能力年段,则应在通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赏析三告三对是如何层层推进的”、“设想冉有闪烁其词、推诿责任时的神态”、“揣摩孔子晓之以理、喻之以害、言之以本时的心态”;进而提出“你对孔子的政见有何看法?”“今天应不应‘陈力就列,不能则止’”等。
总之,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调整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以科学的评估体系来指导教师的教学。教学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大家共同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