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 者:黎 蜜
(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中心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大
中
小
摘 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之下,教育者更加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良好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来制定正确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行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树立学习自信,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措施
前言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成绩高低,无论在学习任何学科知识时,都要求学生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因此,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之一,教师需要给予重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计算能力。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教学改进,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一、细化教材讲解,把握基础公式
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一个良好的基础公式才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计算当中减少错误率,能够加快计算速度,从而能够正确运用于各个计算当中。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教材讲解的时候,必须对每一个知识点都仔细讲解,并且确保学生能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清楚,在讲解完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以后,再开始下一个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和运用所学的公式。具体的课堂实际当中,更需要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做一个细化的讲解,例如,在学习“千克、克、吨”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单位换算公式,让学生明白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区分。比如,学生在明白一千克等于1000克以后,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当中的一些实际物品来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比如“一颗鸡蛋重50_?”“一头大象有6_?”等例子,让学生对这个概念进行正确的区分,然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来正确认识克和千克的转换,准确的把握这个知识点,为以后的计算提供前提基础。
二、加强口算训练,促进思维变通
一个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包含良好的笔算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代表着学生思维转换的灵活性,如果学生在进行口算能力的过程当中能够快速的回答出教师的问题,这就表明学生的思维转换较为灵活,这也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计算练习当中,快速的对一些计算内容作出回答,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来讲,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口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学生,他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理解能力,在进行计算公式的记忆时也比较迅速,大脑思维转化正是比较灵活的阶段,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强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在课堂当中,就是可以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提问一部分学生,随机出几道口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的进行回答,循序渐进的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来互相进行口算测试,一位学生给另一个学生随机出口算题,另一位学生快速的回答,也可以让两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来与其他小组进行pk,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们也都会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的变通。
三、强化习题练习,发掘计算规律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学习特点有所差异,教师在对一个公式进行解释之后,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们并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让学生快速的掌握计算公式,就必须强化对于学生的习题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更好地理解公式的运用,从而来发掘出这个公式运用的规律。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正确的掌握所学的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例如,在对“除法”这个概念进行理解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学生就分不清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来让学生进行理解。比如课本当中提到的“分桃子”的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堂当中的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将粉笔代替桃子,邀请学生上讲台来进行计算。这种以实物来进行讲解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除法的概念,还能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合理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学工具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自主来总结出计算规律,即用最大的数字作分母,让学生在以后的计算当中能够更准确的用公式来进行解答。
四、开展答疑课堂,重视错误纠正
学生们在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往往会由于粗心大意犯一些错误,也会因为对计算公式的掌握不牢固而出现一系列的计算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减少错误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帮助让学生养成一个认真的习惯,以此来减少学生的错误率,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以后,利用专门的一节课堂来进行复习,在复习课上的重点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让学生自主向教师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不理解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就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再给学生们进行重新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改错本,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日常学习当中容易出错误的习题摘抄到本子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重新改正,在复习课上就针对学生们错误本上的问题,给学生进行单独的讲解,从而减少错误问题的发生。
结语
总之,良好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情,它需要教师跟学生的共同合作,通过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正确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减少错误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掘思维潜能。
参考文献
[1]张丽云.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8,(12):249.
[2]李莉.浅析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速读(上旬),2018,(12):66.
[3]李静.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速读(下旬),2018,(11):229.
[4]陈园.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J].速读(下旬),2018,(1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