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论小学语文增量阅读策略1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论小学语文增量阅读策略1

作 者:李 维 (重庆市潼南区潼南小学校,重庆 402660)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项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这实际上也表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单元之中,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读本感受和个人体验,通过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通过阅读,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滋养学生内涵。因此,我们作为教学者,应该重视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阅读;增量
前言
当然,阅读的价值也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之上的,要想理解,就必须多读,大量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和记忆。因此,我们除了要指导学生正确阅读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力争让学生每日坚持阅读一个小时,从而提高阅读量,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下文我就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一谈如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1、推荐读物,让学生知道阅读什么文本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会有所不同,阅读的需求也自然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阅读需要,给他们推荐适合的阅读文本,从而让他们知道阅读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读本。当学生慢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读本后,就能够自主选择阅读文本,从而形成一种自主阅读意识,自由选择阅读材料。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其中第三单元的"去年的数"、"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文章,主要教学了一些关于童话故事的文章,我们课后就可以推荐学生去读一读《安徒生童话选集》、《格林童话选集》、《宝葫芦的秘密》等书籍;比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寓言故事之后,如果学生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我们就可以适当推荐学生去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等书籍;再比如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课文后,推荐学生去读一读《中外神话传说》。更多有趣而富含寓意的书籍能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一个读一本好书的习惯。 
2、树立榜样,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给小学生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比如名人榜样效应,在教了《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时,可以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的故事,激起他们对伟人和名人的崇敬向往。又或者是班级里的"小榜样",身边的"好榜样",可以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给其他同学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不管是书中的还是身边一个个亲眼所见的榜样,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他们对课外书的渴望,产生与课外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再者就是以自身为榜样。正所谓"师正则学生从",用我们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是最好的影响力,也是最能够直接带动学生的方法。我们自己要先爱上阅读,让学生看到自己也在阅读,自然而然也会跟随自己的步伐,慢慢走近阅读空间。 
3、开展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习惯
活动是有效阅读的载体,通过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对此,我以为我们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设立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自由徜徉在阅读的书海之中。
  比如设置每日一词主题阅读活动。这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每天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新词卡片,让每一个学生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每天一新词,每日一句话,日积月累,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词汇,知识自然丰富起来。
又比如开展每周一韵文主题活动。就学习心理学说,充满音乐美的作品因为上口、易记,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有了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这也就具备了学习成功的重要内部条件。因此,那些充满音乐美的韵文,情趣盎然的儿歌,浅近晓畅的古体诗、词,短小清新的现代诗等都可加入低年级儿童的诵读之列。 
  再者就是实行半月一文主题活动。这种活动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每个月选一篇文章贴上去,文章可以是优秀作文,也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习作,还可以是老师的"下水文"。这样,学生在读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就学会了一些句子或表达方法。 
4、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生自律性都比较差,注意力也容易不集中,下课后经常会被身边的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就需要经常提醒学生去阅读,除了课堂上阅读,留心生活也是一种阅读习惯。比如利用生活小事件,学生生病了,配了药,让学生看看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药品的功能与主治及注意事项。又比如,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食品的生产日期,每次买东西之前,养成一个看一看生产日期的习惯,知道食品的配料以及保质期。又或者是利用校园墙报:学校的安全教育期刊、疾病预防知识,贴在街道两旁的"好消息"、"告示"、"启事"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留心观察生活,生活中就会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来理解,如果学生在阅读这些小细节有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记录下来,问一问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甚至可以和同学一起探讨,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拓展阅读视野。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处处有阅读,我们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教学者,就应该给学生推荐好的读本,树立好的读书榜样,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既在课堂上阅读,也在生活中阅读,从而潜移默化的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让阅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牛虹衣.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探讨[D].西南民族大学,2001. 
[2]杨逸鹤.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学习方式的优化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