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小学数学情境及其有效创设
作 者:管恒东
(定远县职工子弟小学,安徽 滁州 2332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实现小学教育素质化、效率化以及主动化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启发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重要学科,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的概念和原则,并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创设教学情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创设策略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数学情景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可以有效的协调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是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数学情境创设的概念出发,同时遵循开展情景教学的趣味性、目的性以及思考性等相关原则,结合学生的兴趣创设故事情景,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的内涵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创设数学情景就是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创设出多种多样的学习情景,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充分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创设情景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全方位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情境的有效创设分为游戏创设、生活化创设以及故事情境创设等,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数学情景创设的注意事项
(一)教学情景创设要体现思考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创设的疑问题作为载体的情景必须要体现思考性,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多多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教材资料,充分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教学情景创设需要有针对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全力,教学情景的创设一定的目的性,因为偏离了教学任务的情景无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一位教育学者所言“情景只有在为教学服务的时候才能够称之为好情景,如果情景不能够为教学服务,那么一切都是多余的。”
(三)教学情景创设要凸显趣味性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目的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还要侧重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新颖、丰富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强烈情感。
三、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与过程分析
(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故事情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爱听故事的性格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合在小故事之中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故事情景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中关于0的概念知识时,可以创设丰富有趣的故事情景,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如,有一天,小花猫一家来到河边钓鱼,飞来了几只花蝴蝶。于是小花猫丢下了竹竿就去捉蝴蝶,可是小花猫怎么也追不上。小花猫回到了河边,看到爸爸妈妈都钓到了可爱的金鱼,可是小花猫一只也没有钓到,哪位小朋友可以用数字来代表小花猫什么都没有钓到呢?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注意力,全方位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二) 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一般具有天性活泼的性格特点,比较喜欢各种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因此,游戏恰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创设游戏教学情境的过程之中体现数学知识。这种游戏情景不仅可以积极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与完成。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有关《认识图形》一课内容时,可以通过游戏的模式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用彩色的纸张进行有趣的拼搭,让小学生能够自由发挥,通过实践操作来拼接丰富、有趣的图形和图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全方位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 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一项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当小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小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情景越来越接近时,学生能够自主接纳知识的程度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数学教学更加贴近于生活。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景的过程中还要穿插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时,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生活化的学习任务。例如,让小学生提前到超市、商场中了解各种商品的单价。然后在课堂中听取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记录一些价格,如11.5、34.60等。随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有的商品标价是两位小数?”“如果将商品标价中小数部分的零去掉,那么商品的价格会发生变化吗?”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创设教学情景,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还能够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玉龙,邓芙蓉. 论小学数学情景及其有效创设[J]. 教学论坛,2017,(05):12-13.
[2] 甘小芳. 论小学数学情景及其有效创设[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01):23-24.
[3] 张秀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56-58.
[4] 李友益. 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J]. 学周刊,2015,(06):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