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美术课堂废旧材料的开发利用探究
作 者:张 燕
(重庆市潼南区潼南小学校, 重庆 402660)
大
中
小
摘 要:一切科学和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物品都蕴含着极大的开发潜能和价值,只有我们留心,就会发现,生活处处衬托着美,生活处处蕴藏着资源。如何将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开发成课堂教学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新的教学观,也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发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就从废旧材料的开发和运用着手,谈一谈小学美术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资源开发
前言
“环保低碳”是当前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为了创建人类和谐社会,培养学生环保理念,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利用废旧材料,优化小学美术教学资源已经成为广大美育工作者的教学突破点。那么如何开发废旧材料,实现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呢?这将是接下来所要探索的重要话题。
1、利用废旧材料,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培养学生良好观察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为艺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基于小学生生长与心理特性,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内容多涉及到学生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可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利用眼睛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来认知世界、感知生活,并发现生活中各类废旧材料潜在的“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授“神奇的口袋”相关教学时,我就巧妙的结合了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比如毛线、丝绸、硬塑料片、纸张等物件,把毛线和丝绸放进一个小口袋,把塑料片和硬纸张放进一个小口袋,提前准备好所有材料。课上,我开展了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来摸一摸这两个小口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猜一猜里面的物件。有的学生说:“我摸到了毛茸茸的东西,感觉像小狗狗的毛”,也有学生说,“我摸到了滑滑的东西,像我们夏天穿的衣服”。还有学生说,“我摸到的是坚硬的东西,像我们的生字卡片”……待学生讲完自己的触摸感受后,我再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看一看,让学生根据自身发现,用画笔进行表达,我从旁指导完成创作,并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作品进行展示与讲说,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身边的废旧材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物件的感知能力,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材料价值。
2、利用废旧材料,创建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想要深化学生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程度,我们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设计一些利用废旧材料来完成手工制作的相关学习任务,这将会给学生的废旧材料的利用提供很好的基石。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废旧材料的各种作用,加深他们对于废旧材料的利用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创作的能力。
例如,在《梦幻的城堡》一课的教学中,在确定制作材料时,我就为学生们布置了任务,寻找一些可以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城堡的盒子。寻找之前,首先就得了解城堡的基本形状组成,例如: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锥形等。然后学生会在生活中寻找与这些形状相符合的生活物品。看着自己通过双手将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改造变成了精美的城堡,学生们倍感喜悦。如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废旧材料的意识。
3、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手工制作,让学生体验艺术美
要想将废旧材料变成有实用价值抑或是有观赏价值的物品,是需要创作者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对此我认为开展手工课,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物件,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变一变,实现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是最好不过的。当然,整个手工制作的过程离不开我们教师的适当引导和方法点拨,毕竟小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是有限的。
比如利用雪糕棍制作简易文具盒。雪糕是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爱的一种清凉解暑的食品,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雪糕棍。雪糕棍是木头制成的,大小形状基本上差不多,人们在吃完雪糕之后就随手将之丢弃,没有考虑过它的持续利用价值。每吃掉一根雪糕就要浪费掉一小截木材,统计下来将会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废旧物品也是环保的体验。
4、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实践创新活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废物利用其实也是一个创意开发的过程。首先,学生在脑海中要对这一废旧材料有清楚的认识,产生再次利用的想法,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来进行制作,完成之后的价值等,都是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启发学生将一些最不起眼的废旧材料充分利用起来,实现资源的彻底利用。
比如,一些学生可能会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糖纸,这些糖纸通常被当作最没有价值的垃圾随意扔掉,但是有的学生觉得这些材料是可以利用的。找到一些生锈或者是坏掉的曲别针以及针线,将五彩的糖纸紧紧地包在曲别针上,就会形成一个个椭圆的柱状物体;然后用线连接起来,连接成多条,就可以做成五彩的门帘。又比如废弃的彩色纸张,我们可以用来叠千纸鹤,制作装饰品。这些想法非常有创意,利用最平凡简单的材料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物品,体现着学生很强的创造能力。
小结
一言蔽之,生活处处都有美,生活处处都是资源,将这些看似废旧的材料开发成资源,不仅拓展了美术教学课程,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我们作为新时代美育工作者,应该有资源开发意识,环保意识,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将美术与生活联系,在美术学习中将生活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徐敏华.创新废材低碳手工: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低碳创新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21-22.
[2]顾美华.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谈谈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4(7):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