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作 者:戴德山 (寿县众兴学区管理委员会,安徽 淮南 232252)

 摘   要: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从生活实践出发而总结出来的自然科学,是具有生活化特征的。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思考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策略。通过开发生活化教学方式,改变数学课堂枯燥无味的现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内容;方法
前言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便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获得生活化资源的支持,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与生活气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忽视了生活资源的引入,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解题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落实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仅能够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让他们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更新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生活化
教学环境,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有直接影响。利用生活化的理念更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的重新创设。数学课堂,应当以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为主。要让课堂环境符合小学生生动活泼的性格特点,才能促进其快乐学习,也能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首先,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氛围。教室内的布置,应当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面对光洁的墙面,面对名人名言和口号、标语学习。虽然这样的教室环境整齐干净,但难免有些低调,不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形成。学科教师可以联合班主任,共同打造生活化的教室氛围。让学生将他们喜欢的花花草草,自己制作的小装饰放在合适的位置,让教室成为学生在校生活的小家庭。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要突破传统课堂规则。不在课堂中为学生提出不必要的规矩。比如,一定要双手背后挺胸直腰坐在座位上。这样的要求,虽然能够让学生们整齐划一,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但未免有失人性化。又如发言之前,必须先举手。虽然是传统的教学原则,但会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一些学生不想举手,便让他们的发言欲望也减少了不少。军事化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要积极开放自己的思想,只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专心听讲,积极互动,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必为了整齐划一的课堂秩序,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其次,教师还要关注师生关系的创新。师道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育发展的今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当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同时也做学生的家长。让师生关系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样,学生能够喜爱教师,信赖教师,才能在课堂中积极听教师传授数学知识。情感上距离的拉近,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亲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心里是十分舒服的。
二、更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更新,是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现象,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也都对应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来自于生活的数学知识再次回归到生活中,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意义。
在设计数学教学方案时,教师要将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数学现象引入到课堂中,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从生活入手,感受数学知识的来源。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主动学习,轻松学习。像在讲解“小数的意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测量任务,让他们在测量中切实感受到自己对小数的需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随意指定学生,让他们拿着自己的尺子,量一量教师用书的长度,量一量老师手掌的宽度。一旦出现非整数的结果,学生就开始犯难。在学生犯难时,引导班级内的同学一起来想一想到底怎么计数,便让生活情境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学会抓好生活资源的引入时机,通过教学设计让生活现象以最科学的方式出现在数学课堂中。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找一找统计表。当学生能够在家中发现这样那样的统计表时,他们便开始认识到统计知识的正确性。将这些统计表带回课堂中,教师选择具有小学数学教学价值的作为教学资源,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更新教学手段,促进教学生活化
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组织数学教学,促进教学活动接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打消学生消极的数学学习心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后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意识的形成与逻辑思维的形成。
像在讲解“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接触有分数这个概念。比如,教师给学生准备几个苹果。每四个人一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创造最多的方式,将这一个苹果平均分给四个人。在课堂导入之时用这样的小活动,促进学生感知分数,有利于产生好奇心。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像“一本故事书162页,小张今天看了1/6,他明天从第几页开始看?”这样的问题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创设一些分数练习题,让将自己的生活问题带到课堂中来,推进教学进度流畅化。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创设生活情境,在短时间内引入更多的生活资源。同样的讲解分数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生活现象的展示,让学生以观看小视频的方式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诸多应用。也可以将应用问题中的条件以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将图片中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主动联系各个条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站在生活角度成为课堂主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法组织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社会,接近生活。教师能够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发现数学教育的全新切入点。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真正意义。才能使其完善个人数学思维,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钟慧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散文百家(下),2018,(12):251.
[2]董启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速读(下旬),2018,(12):89.
[3]李继忠.浅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如何开展[J].散文百家(下),2018,(12):287.
[4]王继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技巧[J].速读(中旬),2018,(1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