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的培养
作 者:黎利娴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第六小学 516000)
大
中
小
摘 要: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儿童智力,制定行为策略,创意教法,赋予学生动手参与能力,选择创作途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激发学生动手参与能力,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关键词: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就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
一、培养兴趣,形成动手参与积极性。
l.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如果孩子对一件事物感兴趣,那么就会激发他的热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就如:《纸盒之城》一课,引导孩子设计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是住房,可以是店铺(如:面包店,服装店,美食店,玩具店等等。),还可以自己设计招牌和周边环境摆设。学生兴趣很浓,各司其法,出来的作品非常有趣。再进行一个作品展览,学生得到的肯定,以后课堂就更积极主动了。
2.沟通情感:我们的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得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我是生活小主人》一课中,就孩子的自己事情自己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感觉到生活是要自主的,这样缩短了我和学生距离,互相了解。让学生也了解到老师的日常生活,学生在作画时,就会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了。
二、创意教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让其积极动手的根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新教法,引导孩子突破传统思维,进行创意学习创作。
l.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引导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和画面里进行对比,让孩子细心观察,再动手创作。教师在技法培养中,如:画画的物体结果造型、勾线和上色;泥塑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等等。
2.世界上许多的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孩子的想像力也是无穷大的。可以利用实物展示或多媒体视频演示等方法,使他们丰富眼球的知识,再进行自身的理解分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比如:《新发现》一课,先出示几个水果和蔬菜,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蔬果内里结构是怎样的,充满好奇。现场切开,让大家好好观察,切开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区别?让学生产亲身体会,从而根据大胆想象进行创作。很多教材都是故事性质的,比如《七彩飞虹》、《恐龙世界》、《森林王国》、《蚂蚁搬家》这些课,我们都可以讲一些有关的童话或者播放一段故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活跃起来。现在新课程的教材,已经是附带了CD课件图库了,将来我们更加应该把多媒体跟课堂结合起来,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
三、创设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和能力,还必须要有参与机会,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
l.在美术课堂上,不管是绘画还是手工内容,先让孩子从情景导入,了解本课内容,增加孩子对其的新鲜感。《时间告诉我》一课中,运用多媒体和图片展示,这样易于接受和掌握,很多孩子很快就可以进行作画,从而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动手了。
2.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会出现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的情况。所以偶尔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来"教"。《趣味动漫》一课中,时代在变迁,现在的卡通动漫,是孩子比较清楚知道的,让孩子来说来教,学生感受到民主和平等,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更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做到师生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3.评价作品时,大部分教师都是采取教师讲评法,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所以在课堂作品评价中,我们可以采取互相评价互相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评价,在课堂上,互相讨论,互相评价。小学生对美术知识了解不全,教师可以在其后进行补充评价,多鼓励孩子,大胆评价,增加自己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参与能力。
四、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获得一双巧手,更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心灵手巧”是对一个人大脑发育良好的一个评价,手的活动可以培养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对于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动手做一些手工和绘画来表现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心理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张翑.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年第05期.
[2]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3]廖春钰.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