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

基于儿童视角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1

作 者:王 玺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甘江头乡龚家沟小学 748504)

 摘   要:传统教学中,大多教师总是“一厢情愿”的教学,以为自己给予的就是学生需要的,就像一些父母一样,以为自己付出的都是孩子想要的。付出没有错,但理念却落后了。给予的不一定完全是孩子想要的。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一样,我们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解读学生的需要,以学为主体,才能够真正给予学生合适的、有用的。本文笔者就从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谈一谈儿童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儿童;主体
引言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受信息接收方式的影响不断提高阅读效果。我们知道,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然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满堂灌”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这种教学策略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严重阻碍了儿童阅读潜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立足儿童的认知方式开展阅读教学。
1、语言“儿童化”,增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童趣 
  儿童,有特定语言。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吸引力,缩短师生心灵距离,教师就要走入儿童世界,学习儿童的表达方式,学说儿童爱说的话,运用童趣化语言与儿童沟通交流,增加亲近感,避免语言因过于成人化,缺乏童趣,无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的基础上,立足儿童视野,合理加工教学语言,活用生动通俗的儿童化与生活化语言,让语文课堂充满童真与情趣,变得趣味横生,增强教学感染力。 
  如运用拟人、比喻、形容词叠用、拟声词等修辞手法,娓娓道来,增强童趣与美感;善用谜语、儿歌、顺口溜、故事等,将枯燥无味、复杂难懂的知识变为生动可感、学生喜欢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小小的船》时,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吧,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猜猜谜语,认识一位新“朋友”:“小小的月牙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黄黄的脸儿高高挂,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如此导入,学生们兴趣十足,给新课学习做好情感准备。另外,老师说话要亲切自然,巧妙运用儿童化语言予以评价或提醒,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比如赞扬学生时可以说:“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看来同学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啊,什么问题都逃不过你们的双眼!”等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与答问积极性。 
2、情境“故事化”,激发儿童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兴趣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认为:“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天性喜欢有趣的事物,对故事性的阅读内容充满好奇与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方式,努力构建故事情境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控学生的成长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出发,努力维持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刻板和枯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互动。
如:在教学《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课文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故事阅读情境。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根据文本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结合图片、动画、音乐和视频等,给学生创造视听结合的听课氛围,让他们可以更加真实有感情地去解读课文。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学生们结合观看相关视频,理解刘备为什么三次去请诸葛亮,也让廉颇勇于承担责任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这样,就为学生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实践证明,故事情境可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从而对课文理解兴趣大增。 
3、学习“自主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我们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好的教师一定深刻理解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并且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教师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充分尊重,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开展有层次的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基础知识的不同制定有差异性的教学计划。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完一篇课文之后,需要帮学生分析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时每个学生因为对课文理解上的差异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感受,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但最好不要要求所有学生统一思想,不给学生固定的标准答案。 
其次要明确认知方式,让学生顺势而下。基于儿童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具体落实的理念。儿童有着与众不同的认知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思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展开教学。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励志相关主题的文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扣题目中的“励志”一词提出问题:“立下了什么志向?为什么要立下这样的志向?结果怎样?课题为什么要用‘励志’,而不是‘立志’?”借助这些问题,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文本的内容上。待学生理解问题之后,教师进一步引领学生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中国人要具备怎样的傲气?”正是有了这样的认知体验,学生能够将文章主人公的表现与自己进行联系对比,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 
总结 
  总言之,一千个孩子阅读,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儿童是最童真的,也是最具有个性思维的。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立场、儿童视角”,应该从儿童的角度解读语文阅读教学,不断地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让阅读教学与儿童身心发展向契合,让阅读教学更有助于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虞志勇.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4,(1). 
[2]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