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环境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途径
作 者:余传友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726300)
大
中
小
摘 要:当前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活中信息、网络的应用无所不在,可以说网络环境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契机。本文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教学;高中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活中信息、网络的应用无所不在,同时新课程改革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运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好现有的网络环境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应思考的新问题。接下来笔者先简要分析网络环境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
一、网络环境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具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交互性,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
2.有助于教学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将会更高,这主要源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生,学生之间也应是自由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同时,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途径
1.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采用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讨论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教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首先任务驱动,然后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址进入相关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更多地了解通讯技术的发展史和神奇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再有针对性对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指导。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与价值。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全改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甄别信息素材,提高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得全球性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爆炸式的增长,造成了信息传递的无序和失控,导致网上信息存在很多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因此,利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中的良莠信息,让学生逐渐认识网络的双面性,掌握甄别信息的方法。如在教学“搜索引擎”一节时,学生认识到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反动的信息。如何甄别这些信息呢?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来自专业权威机构和一些小网站的同一类信息,让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甄别信息的方法。教学“常用的因特网服务”时,先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E-MAIL和QQ等网络服务,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如何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传播和发送有害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信息,不接收可疑的邮件,从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3.优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把所学的信息技术运用在各学科中去。如学习制作电子作品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放电子作品——用FLASH制作的动画“汶川的眼泪”。这是教师制作的反映5.1汶川大地震的一个MTV作品。学生看了后非常震撼,在被作品深深吸引的同时也跃跃欲试,自己也想做一个漂亮的作品出来。趁势布置任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选一个与学科有关的主题,比如: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诗词鉴赏;唐朝第一网红白居易,一生忧国忧民的杜甫,或者诗风逸仙的李白,选取一个主题,制作一个电子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搜集下载有关内容,并利用相关软件制作电子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到了准确、快速地从网上获取资源的方法,同时又在制作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学科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开放,也让课堂更生动有趣。作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学者,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还应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网络环境,让学生真正将信息这一技术性学科的知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J]. 刘永杰.教育革新 2015年09期.
[2]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J]. 陈蓓蓓.教育革新 2010年10期.
[3]甘肃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现状调查[J]. 时霞.教育革新 2016年06期.
[4]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毛韡.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8年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