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初探——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为例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初探——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为例

作 者:杨江妹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572600)

 摘   要:生物学重要概念,包括对理论、原理等的理解和解释,它是生物学科的主干部分,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新课标和生物学科素养中提出学生要掌握和应用社会活动、经济生产以及个人决策中所涉及到的生物概念及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的重要概念——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教学为例,探讨了重要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重要概念;两重性
1、生物学重要概念的重要性
对于生物学来说,重要的原理、概念往往很多,能够理解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的前提基础,有很多教师会曲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把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教学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生物学概念等知识性的教学,而实际上,学生如果对一些重要概念理解模糊不清,似懂非懂,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概念时要重点强调,咬文嚼字,以免学生出现对概念理解不清,甚至是形成错误概念认识。
2、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2.1 通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概念
通过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提前做好预习准备,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有效地设计问题,设计学生能经过思考回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更好的自学。争取多个别提问,少问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很多思考价值的集体问题。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整堂课学习的重点,自觉地进入预习的学习状态,也使得学生对生物学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2.2 通过科学探究、获得概念发展
生物学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之上的学科,概念是由实验中所得,在概念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验,而只讲概念, 我们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到概念,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的实验设计能力、探究能力和总结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将自己融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里,对于实验对象进行细致准确的操作,从而能够加深其对概念的理解,也能够发挥在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长素生理作用》一节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和一定的生物素养,能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生物问题,特别是经过第一节《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生长素的产生、极性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通过让学生课堂尝试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由于完成该实验过程很长,在课室里安排了学生体验这个实验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之后.教师展示提前做过了的该实验的图片,包括材料的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图片都一一展示,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呈现的实验结果,并要求学生将表格的数据转化成曲线坐标图。展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茎等不同的器官的影响的曲线图,并以问题探讨的形式详细分析曲线。设置问题: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大小,同一器官幼嫩细胞和衰老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大小,不同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大小等等问题来深入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3 通过使用教具,深化概念及运用
教师可以结合教具使用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还可通过生活体验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合理利用校园中的教学资源,如花草、树木都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素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寻找生活中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例子,从观察中总结出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把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引入概念。学生在通过实例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以便形成科学概念。如:1、可展示校园一棵被狂风刮倒的树,引入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设置问题:根A、B点生长素浓度比较和生长速度比较,茎C、D点生长素浓度比较和生长速度比较,给出动画引导学生能够分析各点生长素的作用及分析什么器官能表现生长素的两重性;2、顶端优势的例子,实物观察更生动具体,实例分析能让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特点理解地更透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
2.4 提高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在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才能确保生物概念教学的进行,进而提高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课外知识,多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也是学习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在这样一个多元信息化的时代,课堂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课堂有限的教学课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充实,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与生物专业知识的能力,通过网络、电视新闻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了解生物知识,同时也掌握了生物学重要概念,能力得到了提升。
总之,通过真实实验来传递重要概念,可以使教法生动自然,学生在真正的实验数据和实验面前,很好理解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概念;当然,除了课堂上教师正确引导、精辟的讲解,还要求学生能够加强记忆理解、反复练习,增加各种实践的机会,进而才能形成科学的生物学概念体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理解更深刻,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而建立起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师作为新课程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工作开展中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完成概念学习,要引领学生展开积极的认知活动,经历主动的实践体验,在师生合作互动中,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祺.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初探——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3(02):72,7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